念念卻被劉緯留在自己房裡,因為這孩子乖巧的嚇人,只要吃飽就一直睡著,手腳幾乎沒怎麼動彈過。
素娘、關婉均育有一子,理所當然的陪護。
崔蘭珠一心撲在喪制上,再交由楊信威執行。
是夜,劉緯宣佈守制三年,其他人則隨宮中詔令,劉嬌以下則不忌口。
次日,趙恆下詔特用十三日釋服禮制:皇后七日釋服、皇太后十三日釋服),並錄詔書報契丹。
六日,澤州急報,宋太初於三日夢中逝世。
劉緯悲傷欲絕,卻又受困於念念症狀而無法脫身,只能讓十一歲的劉嬌攜劉慈前往澤州奔喪。
十日,延州急報,通判戴國貞於三日巡獄途中跌落山澗……不幸遇難。
劉緯焦頭爛額,命石貽孫陪戴朝宗前往延州扶棺,楊信威居中照料,還問李昭亮借了五名陝西籍護院隨從策應。
一場慶生宴,三恩、長蒙難,克恩、克長一說再度甚囂塵上。
劉緯形容枯槁,官服一月一改小。
風言風語甚至傳到趙恆耳裡,一再開解劉緯。
很快,趙恆也焦頭爛額。
源於後宮劉美人衝上風口浪尖。
如今,後宮無妃,耶律燕哥南嫁所議封號卻為“賢妃”,牽一髮而動全身。
趙恆本不願在郭氏大樣喪後兩週年)期間討論後宮之主,但王旦、王欽若難得同步,惟恐耶律燕哥日後無人能制,引領群臣勸諫。
趙恆便想先升劉美人為修儀,明年再升德妃,穩壓耶律燕哥一頭。
這樣一來,劉美人也就成了事實上的後宮之主,母儀天下,指日可待。但其出身微賤,不僅曾為歌伎,且是二嫁之身,前夫龔美還在朝中討了一份右侍禁的閒差。
百官紛紛上疏反對。
趙恆遂遣龔美巡察陳州,以避公議。
百官仍然揪著不放。
參知政事趙安仁親自下場,直言不諱:“家世寒微者,不可以為一國之母!”並提出另一人選:“沈才人出身相門。”
百官紛紛附言。
一直保持中立的王旦也向沈氏傾斜。
趙恆遂就此事徵詢左右意見。
劉緯作為耶律燕哥南嫁始作俑者、避無可避:“誰能貴過契丹國主之女?誰能讓陛下無後顧之憂?”
王欽若這類的騎牆派立刻有了憂患意識,萬一將來耶律燕哥和沈氏對決,再以出身論,又該如何是好?
趙恆暫時鬆了一口氣。
王欽若見縫插針的打起小報告:“趙安仁昔日為故相沈義倫所薦,至今不忘舊德,常欲報之。”
趙恆心生芥蒂,卻還是拿不定主意。
七月,契丹信使抵京,蕭綽、耶律隆緒請遣迎親使赴契丹南京路迎娶耶律燕哥,並希望在年內成行。
趙恆力排眾議,封美人劉氏為修儀,卻因劉緯一句話紅了臉:“契丹國母恐已油盡燈枯,或將還政於契丹國主。”
此時,秦國長公主亦傳病危,行事癲狂。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