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天禧盛世 > 第九章 又見帝子

第九章 又見帝子 (第1/3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英雄聯盟之從零開始 西楚霸王:開局進宮假太監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雲龍 我用武功在三國練兵 景泰太子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明德皇太后暫時入土為安,御藥院、尚藥局聯名上疏,彈劾翰林醫官院用藥無狀。

早已忍無可忍的趙恆遂詔:周王趙佑主治醫官趙自化和明德皇后主治醫官馮文質各降一等、著樞密院訓誡,並赴定州軍前效力。

趙恆的憤怒、不甘遠遠不止於此。

九月二十九日,莫州奏報:本沒於望都之戰的王繼忠不僅未死,而且已降契丹,並在來信中詳述望都一戰始末,指責王超等陣前主將先輕敵寡謀、後怯戰不出、方致慘敗,最後又言之鑿鑿的說契丹主及其母有意重修舊好。

趙恆不信貳臣一面之詞,卻又召來宋太初、畢士安、寇準商議契丹求和的可能性。

因為近代契丹入寇多以財貨、丁口為主,刮地三尺,敲膏吸髓。直至生靈塗炭之後,再無以戰養戰之力,但又不甘心主動引兵退去。每每這時便會請和,得逞之後,必有邀求,或割地,或求財,養個十來年,再捲土重來。

趙宋君臣達成共識,若能保全河北、京東民眾,舍些財貨不是不可以,但絕不議割地。

於是,趙恆手詔王繼恩:“朕丕承大寶,撫育髃民,常思息戰以安人,豈欲窮兵而黷武?今覽封疏,深嘉懇誠。朕富有寰區,為人父母,儻諧偃革,亦協素懷。詔到日,卿可密達茲意,共議事宜,果有審實之言,即附邊臣聞奏。”

這樣一來,趙恆親征步伐也就慢了下來,但不影響調兵遣將,一邊遣中使犒勞北面諸軍,一邊詔隨駕將卒先赴澶州。

王繼忠回覆很快,又言關南乃契丹舊疆,虜主及其母決意收回,並已兵圍瀛州河間),兩國若有修好之心,必須早做打算。

趙恆當然不願意,不棄土是底線,更何況是瀛州這樣的門戶!

瀛州可以說是中原王朝最後一點門面和顏面,契丹當初就是經瀛州牧馬中原,繼而建都開封,造成漢家兒女無數死傷。

再加上瀛州並非趙宋君臣收復,實在沒臉放棄。當初周世宗柴榮北伐,雖然最終因病放棄攻打幽州,但卻光復幽雲十六州之一的瀛州。

瀛州對中原王朝來說是門戶之地,何嘗不是契丹所佔幽州的門戶之地?

所以,城高且堅,糧草充足。

所以,趙恆不怎麼擔心瀛州安危,但契丹態度也說明確實有求和之心。

主要還是河北諸城守得固若金湯,契丹雖可劫掠田野鄉村,但宋軍主力全都龜縮在城內、城下,建制完好,補給充裕,不懼嚴冬。

所以,契丹必須趕在無法以戰養戰之前退出河北,或者達成協議。

於是,趙恆授殿直曹利用為合門祗候,假崇儀副使,前往河北議和。

雙方越是有意議和,軍前戰事越是激烈,都想營造既成事實,繼而掌握談判主動,又以瀛州和天雄軍邯鄲)的形勢最為慘烈。

天雄軍身在腹地,契丹遊騎做不到如入無人之境,多多少少會有訊息傳遞。

但身為門戶的瀛州戰至失聯,莫說封賞犒勞送不過去,就連信使都死傷殆盡,一時之間,流言四起,亡降不一。

趙恆左等右等,既不見曹利用上疏,也不見契丹來信,遂以雍王元份為東京留守。

以山南東道節度使、同平章事李繼隆為駕前東面排陣使,西上合門使孫全照為都鈐轄,南作坊使張旻為鈐轄。

以武寧節度使、同平章事石保吉為駕前西面排陣使,入內副都知秦翰為鈐轄。

並詔天下:治兵誓觽,躬行討擊。

駕發前夕,開封府兩百落第士子浩浩蕩蕩前往登聞鼓院陳情,豪言壯語穿城而過,京師父老為之涕下。

劉緯也驚動了,領著劉嬌、劉慈、山茶在門外看熱鬧。

這不就是後世的五四青年運動?

要不要來兩首慷慨激昂的詩詞……挽回被李四娘痛揍的聲名?

一味低調也不是個事……

“請問……”

一輛華麗馬車停在路邊,候在窗外的婢女萬福道,“可是奉禮郎在?我家夫人請見。”

劉緯抱拳問:“不知尊夫人是……”

“妾身見過奉禮郎。”車窗帷幔掀開,露出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奉禮郎可還記得妾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