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是什麼?”劉緯翻轉手腕。
“手背!”趙佑精神一振。
“那……冬應如何成對?”劉緯耐心十足。
“夏!”趙佑喜不自勝。
“對!就是夏對冬,殿下不是會嗎?”劉緯斜掃孫奭、盧守勳等人一眼,又道,“其實答案有很多,春夏秋皆為四季之一,配冬天經地義。先定詞性,再以易讀、易背者為優。”
“佑明白了!”趙佑用力點點頭。
“殿下觸類旁通,不妨再進一步,方才對字,現在對詞,還是以冬為韻腳。”
“寒……冬!”
“繼續。”
“盛……夏對寒冬!”
“也對,但有點勉強,盛對寒……不夠工整。”
“熱……夏?不對,仲夏?暑夏!”
“暑熱,寒冷,工工整整,當以暑夏最優。”
“接下來呢?”
“既然是對韻,起句應當成雙,請殿下在夏對冬前面再加一句。”
“前半段不用韻腳?”
“是,轉而以詞性工整優先,字詞必須簡潔明瞭,如此啟蒙方不惹人厭,夏冬二字就很應景,屬四季且同在農時之列,殿下從那熟識的八百壯士裡再挑兩個類似的。”
“嘻……八百壯士?”趙佑求知心漸重,笑眯眯的思量道,“也要在農時之內……一日一夜為一天,日對夜可好?”
“日對夜,秋對冬,確實很好,易讀易記。但冬部韻腳二百有餘,若殿下只將一天分為日夜,輪到臣這裡就很為難了,總不能用上半日、下半夜之類的俚語呼應。”劉緯費盡心思引導。
“哦哦哦,十二時辰足夠劉卿選用吧?”趙佑越加自信積極,“辰對午可好?”
“善!”劉緯輕贊。
“嗯。”孫奭突潑冷水,“殿下可知,日對夜雖然不錯,卻易生出歧意。世人更習慣將日月相提並論,兩者音近意不同。奉禮郎應明示,殿下方知何處不妥。”
“佑受教。”趙佑像是隻洩了氣的皮球。
“先生所言極是,學生疏忽了。”劉緯揖道,“這就是為什麼學生願同殿下韻對,而不是請教先生。先生通讀九經,若要挑韻下手,肯定是對陸公《切韻》、王公《刊謬補缺切韻》的又一次勘正。學生五十年後都不敢作此想,能從韻部中挑兩三千常用字組詞造句,成就一本啟蒙書,已是極限。”
“奉禮郎過謙,是我會錯意。”孫奭不以為忤,“先字次詞,殿下繼續。”
“是!”趙佑眼巴巴的看著劉緯,就差問怎麼辦了。
“殿下請看。”劉緯側身彎腰,一手與趙佑共執書,一手在字裡行間遊走,“又該挑韻角了,同屬冬部,應與上句有所呼應,常用字優先,生僻字能不用就不用,殿下覺得該怎麼選?”
趙佑弱弱的問:“先時節?”
劉緯微笑頷首,後退歸位。
趙佑指尖在那兩百餘字中緩緩遊走,努力辨認著,不一會兒就停了下來:“舂……”
劉緯再次點頭,輕飄飄的道:“殿下年幼組詞,臣年長造句,請!”
趙佑:“夕舂……下舂(舊習、日落時舂穀去殼方便第二天食用)……”
劉緯再贊:“善!夕舂、高舂均為優選,但殿下要注意,前後詞必須有所呼應,怎麼簡單怎麼來。”
“同為時節,還要呼應夕或高……晨夕,高下,高低,高矮,似乎高簡單點……”趙佑揹負一殿希望冥思苦想,末了脫口而出,“下餉對高舂!”
“能為殿下伴讀,臣之萬幸。”劉緯喜出望外。
國之未來,美玉是也。
喜歡天禧盛世請大家收藏:()天禧盛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