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天禧盛世 > 第三十四章 祥瑞橫行(二十六)

第三十四章 祥瑞橫行(二十六)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英雄聯盟之從零開始 西楚霸王:開局進宮假太監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雲龍 我用武功在三國練兵 景泰太子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宋制。

執政、親王所居曰府。

餘官所居曰宅,六品以上許做烏頭門。

庶民所居曰家,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為飾。

王欽若先以安撫西川之功授左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又以郊祀恩加給事中,賜宅景寧坊,緊鄰太廟,直通望春門,位於繁華鬧市正中,鼓樂笙簫,通宵達旦。

但暮色中那聲“家父洪湛”極具穿透力,甚於喧囂之上。

王欽若微微一頓,看都沒看便縱馬進了烏頭門。

正當洪氏彷徨無助時,一中年婢女自偏門出,引導洪氏主僕三人入府,並由王妻李氏親自出面接待。

洪氏直接道明來意,王李氏既不拒絕,也不應承,反而體貼入微的關心起洪氏近況。

最忐忑的不是洪氏,而是王欽若。自從洪湛削籍流儋州,他在南方士子中的聲望便一落千丈,若非簡在帝心,早就被口水淹沒了。無論洪氏訴求為何,都決定盡力成全,還有什麼比洪氏登門更能證明清白或是冰釋前嫌的?

現如今的景龍門王家並不在王欽若小心謹慎之列,當初趙匡胤強逼王世衍休髮妻樂氏、改尚昭慶公主,並做主將已育有兩子的樂氏嫁予他人,這一切都因趙光義登基,漸漸褪去光環。再加上王承衍卒於鹹平元年,昭慶公主雖已貴為秦國大長公主,卻教子無方,所出嫡子王世隆不僅沒把幾位兄長放在眼裡,還屢屢凌駕於叔伯輩之上,不恥其為人者無數。

王欽若毫不猶豫的答應作保,並讓李氏轉告,會上疏彈劾王世隆強奪民財。

洪氏這段時間飽受人間冷暖,哪裡能想到平素仇憎者如此仗義,在李氏再三挽留下,紅著眼圈出內院。

王欽若恰在此時自正廳出,營造出一種偶遇氛圍,既不顯紆尊降貴,也不顯心中愧意,儼然一副長者風範,堂堂正正受洪氏一禮,鄭重給予承諾:“我與令尊既是同僚,亦是同鄉,今後若有難處,遣人來告就好。”

洪氏震驚於劉緯未卜先知的同時,也擔心會讓洪家捲入另一場未知紛爭,便拿出那封信,“妾身方才已經同夫人說過,是恩科童子進士夷陵劉緯想要置宅。”

王欽若點了點頭,這也是他敢於硬撼景龍門王家的原因之一,浚儀石家、御史中丞宋太初均為天然盟友。

洪氏又道:“奉禮郎還囑咐,若參政應允,這封信就不用轉交了,妾身還要去王公旦府上拜訪,怕誤事……”

王欽若拆開信,陷入一陣令人難堪的沉默,紙上僅落“張良”兩字,卻有千鈞重。

李氏以為王欽若起了色心,狠狠一腳跺在他後腳跟上。

王欽若把信交由李氏遞迴,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既然還要去王子明府上,就早去早回,不要讓夫家擔心,這封信當我沒看過。”

洪氏再行萬福,又驚又喜的匆匆離去,對未來又有了憧憬。

李氏親送至影壁迴轉,虎著臉吩咐左右退下。

婢女僕人不待王欽若表態,便散了個一乾二淨。

王欽若從沉思中醒來,撫額長嘆:“夫人先下去吧,容我靜靜。”

李氏捲袖冷笑:“留候誒,這般嬌顏,要不要讓洪氏和離,與我姐妹相稱?”

王欽若勃然大怒,“成天在想什麼?還不是你惹出來的事?非要我落得洪湛那般下場……才甘心?”

“老孃成全你!”李氏十指曲張,沒頭沒腦的撓了上去,“當初是誰節衣縮食供你讀書?為那一盞油燈,老孃晨出夜歸,就為等你今日一紙休書?”

“別撓臉,明日還要問起居。”王欽若瞬間披頭散髮,勉強以雙手掩面,邊繞桌閃躲邊解釋,“張良不止封留候,還曾誤中副車,夫人還不明白嗎?九歲童子都知道任懿實乃有心人送上門!洪湛削籍,你我怎能無動於衷?江南同道又會怎麼看……”

“還在怪我……還在怪我,為了這個家,我容易嗎?裡裡外外哪兒不要錢?”李氏拔出髮髻金釵作勢插向頸間,“死了乾淨,你好尋個貴婦治家!”

“是我錯了!”王欽若連忙抱住李氏屈膝告饒,“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為堵坊間悠悠眾口也好,為子孫後代集福也罷,請夫人明日親自走一趟。”

“會不會太招搖?秦國大長公主那裡?”李氏顧慮重重。

“太祖血脈而已,又不是先帝血脈。”王欽若嘴上說的輕鬆,心裡同樣另有擔憂。俗話說得好,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若制舉風波確實是有人暗中推動,甚至是一力促成,動機也就呼之欲出……

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劉緯試圖這樣引導王欽若思路。

史上,王欽若因畏妻而未納妾,終生無子。

俱內者,往往無窮兇極惡。

洪氏信心百倍的趕往外城,她對王欽若僅僅是已無惡感,但對王旦一直報有好感,這是京師坊間共識。

前者一介布衣,相貌醜陋,憑科舉登堂入室。

後者則是根正苗紅的官二代,前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太宗朝參知政事、本朝前御史中丞趙昌言之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