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依唐制,九品著青,七品服綠,五品穿緋,三品衣紫。
禮部下轄四司,本曹、祠部司、主客司、膳部司。
部門雖全,卻無實權。
禮儀、祠祭、科舉、御膳等主要職能被太常禮院、知貢舉、御廚瓜分殆盡。
傳達、文書是僅存的一點實權,例如牌令印事、科舉名錄、百官賀表、地方祥瑞、僧道名冊度牒等等。
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多為虛設遙領,並無相應職事。
特別是禮部尚書這個頭銜,常用來安置體弱多病、又不願自請求去的老臣。
王贄鄭重其事的介紹著:“這位是禮部本曹張承志主事,緯哥兒一定要為荊楚百姓揚眉吐氣。”
劉緯連忙同張承志重新見禮:“主事冒雨行事,童子愧不敢當。”
張承志叉手還禮,語帶親和:“小郎君這般人才若能年年進京,就算天降刀劍,也不會錯過。先去招呼友人,童子試貢院一樣鎖廳。”
劉緯從林憲傑手裡接過一卷紙筒,面朝王贄作揖,高舉過頂,“學生私下塗鴉,請王公笑納。”
王贄心情大好,開懷道:“別讓她們久等。”
劉緯執意請二人先行,而後直奔戴王氏,深揖之後,握住戴王氏懷中幼兒的手,問:“璀璨?”
幼兒“咯咯”一笑,肉乎乎的小臉藏進王氏頸間。
劉緯道:“叔母不該帶她們來,天氣……”
“哇!”王氏身後婢女懷裡的孩子忽然咧嘴大哭。
“哥哥錯了,找半天都沒找到搖光。”劉緯箭步上前,毛手毛腳的吻向孩子帷帽,“讓哥哥抱抱,咦……又美了許多,唔啊,好香!”
孩子倒是不哭了,王氏卻紅了臉,“別管她們,快去和裴公三位公子見禮。”
劉緯微微一驚,順著王氏眼光看去。
裴濟戰沒之後,長子裴德昌遷太子右贊善大夫,次子裴德基遷著作佐郎,三子裴德豐遷太常寺太祝。
雖然有了官身、職事,卻出自先人死節之功,箇中心酸,外人無法體會。
劉緯疾步向東,朝較為年長者抱拳道:“三位兄長親迎,實在不敢當,容我改日登門拜訪。”
裴德昌三十出頭,仍在國子監任四門助教,太子右贊善大夫只是寄祿官,僅有待遇,而無職事,年齡最長的他,對人情冷暖體會最深,輕輕拍去劉緯兩肩輕塵,“小郎君若是不來,我兄弟三人登門去請。”
“一定!”劉緯本想跟戴朝宗打個招呼。
“這麼高?快趕上我了。”戴朝宗眼中躍躍欲試,“吃奶真有神效?”
“旦叔老了許多,水土不服?”劉緯只能視而不見。
“少爺跳脫,老爺經常打我板子。”戴旦弱弱的來了句。
不敢管,也沒法安慰。
劉緯把劉嬌等人託付給王氏,戴朝宗心有不甘的在旁邊埋怨:“真不能怪我,你疼搖光璀璨,我疼嬌嬌,我爹當然痛么兒。”
王氏杏目圓睜:“滾!”
劉緯順勢拜別王贄,上了禮部馬車。他沒有被人圍觀的習慣,但兩隊公人擋不住京師百姓熱情。
“這就是夷陵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