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19年有個外國臨時政府在上海建立,是哪國政府?
<101nove.以色列
漢城舉行大規模反日示威,隨即發展為全民族的反日起義。“三·一起義”被日本佔領軍鎮壓後,大批朝鮮愛國志士流亡到中國,繼續從事反日活動。在上海活動的朝鮮各派政治力量,經協商決定成立一個臨時政府,以便向正在舉行的“巴黎和合’提出獨立的要求。
1919年4月11日,“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成立,機關設在法租界馬浪路今馬當路)普慶裡4號,對外稱作“高麗僑民事務所”。在第一次臨時政府代表會議上,透過了臨時憲法),並選舉李承晚為臨時政府總統。
20年代後期金九成為臨時政府負責人。
抗日戰爭爆發後,臨時政府遷往四川;1945年,日本投降後遷回國。
7上海市的市花是什麼?
<101nove.白玉蘭
白玉蘭,俗稱“應春花”、“望春花”,是上海市、東莞市和潮州市的市花。花繁而大,美觀典雅,清香遠溢。連雲港有全國之最的玉蘭花王:南雲臺山之東磊延福觀周圍有四株白玉蘭,高約十六七米,胸圍粗者近株樹齡已800多年,另一株也有200多年。四者相距不遠,恰似一玉蘭王家庭。每當花期,天生麗質之花朵,佔滿老樹虯枝,如雲如雪,得巍巍雲山相襯,更富有詩情畫意。自1985年以來,每逢舉辦清明東磊玉蘭花會時,登山賞花人,總是蜂擁而至,一睹玉蘭家族之風采。
8上海靜安寺的廟會是紀念什麼節日?
<101nove.浴佛節
靜安寺廟會起源於一年一度的浴佛節。清光緒七年1881年)重開,終於1963年。每年農歷四月初八浴佛節,商賈雲集,遊人如織。數十年來,廟會逐漸形成規模宏大的廟市,
9上海哪座古鎮被稱為芙蓉鎮?
<101nove.七寶古鎮
楓涇鎮成市於宋,建鎮於元,是一個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地跨吳越兩界。楓涇鎮為典型的江南水鄉集鎮,周圍水網遍佈,區內河道縱橫,素有“三步兩座橋,一望十條港”之稱,鎮區多小圩,形似荷葉;境內林木蔭翳,廬舍鱗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稱“清風涇”,“楓溪”,別號“芙蓉鎮”。
10“遠東第一影院”是哪座電影院?
a權仙電戲園101nove.虹口大戲院
大光明電影院,享有“遠東第一影院”的盛名,它始建於1928年,京劇大師梅蘭芳親自為大光明電影院的開張剪綵;1933年,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重建。
建築師拉斯洛·鄔達克.e.hudec)富有想象力的創意科學地體現在大光明建築的內外。奶黃色的外立面構成像波浪中行進的風帆,流暢的圓弧曲線從大廳頂部圍環整個影院,漸疊層呈荷花型的三層屋頂裝飾別具一格,義大利大理石砌成抽象的圖案,高傲的觀眾大廳極富氣派,寬敞的觀眾休息廳優雅並充滿文化藝術氛圍,整潔的環境令人賞心悅目--大光明具有歐美建築風格的特色令人注目,上海市政府將它列圍近代優秀建築,這都標誌著大光明在建築界的地位。電影廳上下二層的觀眾廳共有座位1554只,其中有豪華座任觀眾擇需享用。
很多人知道“大光明”是中國第一家寬銀幕電影院和第一家立體聲電影院,卻不知道它早在上世紀30年代就在硬體上領了風氣之先。早年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國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其中包括美國前總統裡根主演的《卿何薄命》和《一夜風流》、《翡翠谷》等多部奧斯卡獲獎影片。為了讓觀眾能夠更好地欣賞這些電影,1939年11月,“大光明”在全國率先引進了“譯意風”同聲翻譯耳機裝置。當時每個座椅背後都安裝了一個小方匣,裡面有電線與發音機相連。觀眾多付一毛錢,就可以租借耳機連上小方匣,聽到“譯意風”小姐們純正的同聲翻譯。據悉,第一代“譯意風”小姐中就有如今蜚聲海內外影壇的著名影星盧燕。那時的大光明主要放映美國八大公司出品的影片,當時是遠東地區影院中的翹楚。
11上海文化如何稱謂?
<101nove.海派文化
“海納百川,相容幷蓄”的上海海派文化,體現在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1.上海的建築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造就了中西並存、中外合璧、藝術交融、風格獨特的“世界建築博覽會”;
2.上海的舞臺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形成了本鄉本土的“申曲”滬劇)與國劇京戲、越劇、淮劇等地方戲,以及來自域外的話劇、芭蕾舞等百花爭妍的“大聯袂”;
3.上海的音樂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由鄉土氣息濃烈的“紫竹調”、“梅花三弄”,吹來了喜氣洋洋的“廣東音樂”、喧騰激越的“歡慶鑼鼓”、回腸蕩氣的“二泉映月”,以及來自歐美的交響樂、銅管樂、管絃樂;上海的書畫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不但傳承、光大了傳統中國書畫的風骨,出現了被稱為“海派”的“海上畫派”,而且使發源於古希臘的雕塑藝術和來自文藝複興發祥地佛羅倫薩的油畫藝術在這裡留下了“神秘的微笑”;
4.上海的飲食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不但薈萃了展示域內川、粵、京、魯、江浙、淮揚等地特色菜系、傳統名點和茶酒文化的館堂樓肆,而且彙聚起散發著歐美情調、各國風味的西餐館、咖啡廳;上海的民俗文化,正是在“海納百川,相容幷蓄”中不僅儲存並革新著傳統節慶、吉兇禮俗、民間藝技、武術健身、收藏集古等彰顯中華特色的文化,而且吸納並發展著隨歐風而來的交際禮儀、歌舞娛樂、體育競技、服飾飲食、婚喪嫁娶等異域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