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1、江西因何得名?
<101nove.歷史淵源
江西jiangxiprovince),簡稱贛,位於中國東南、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境內主要河流贛江而得簡稱。自古以來物産富饒、人文薈萃,素有“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譽。
2、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時叫何名稱?
<101nove.江州
江西開發的歷史,從出土文物考證,可以上溯到距今一萬年以前。而江西作為明確的行政區域建制,則始於約於公元前202年漢高帝初年)。時設豫章郡贛江原稱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轄18縣,分別為南昌、廬陵、彭澤、鄱陽、餘汗、柴桑、贛、新淦、南城、宜春、雩都、艾、安平、海昏、歷陵和建成等,分佈地域為贛江、盱江、信江、修水、袁水沿岸,即與後來的江西省區大致相當。漢武帝時劃全國為1部州,此時的江西屬揚州部。
3江西共有多少個少數民族?
<101nove.37
全省共38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佔總人口的99%以上。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畲族、壯族、滿族、苗族、瑤族、蒙古族、侗族、朝鮮族、土家族、布依族等,其中人口最多的為和畲族;還有白族、彜族、黎族、高山族、藏族、水族、傣族、毛難族、納西族、錫伯族、土族、哈尼族、羌族、仫佬族、維吾爾族、傈僳族、達斡爾族、仡佬族、裕固族、京族、獨龍族、拉祜族、景頗族、布朗族、俄羅斯族和基諾族等。
4南昌城始建於何朝代?
<101nove.隋唐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命潁陰侯灌嬰駐守南昌一帶,史稱“灌嬰築城”。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嬰率部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四公裡的皇城(黃安)寺附近修建了一個方圓10裡84步、闢有6門的土城,時人稱之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開始。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並設南昌縣為附郭縣,屬揚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為九江郡。東漢複故。晉屬江州。南朝梁稱豫章王國,陳複為豫章郡。
5蔣介石曾在南昌指出“所謂革命者,即依據一種進步的新思想主義),以人力徹底改進各個人以至整個國家之生活形態之謂。”這是指什麼?
<101nove.抗日
“新生活運動”這個名詞,最早見於1934年2月17日,蔣介石在南昌於調查設計會所作的演說《新生活運動發凡》。演說中,蔣介石指出:所謂革命者,即依據一種進步的新思想主義),以人力徹底改進各個人以至整個國家之生活形態之謂。簡言之,革命即生活形態之改進也。吾國革命之所以迄今尚未成功,即在於全國國民之生活形態始終無所改進。
6八大山人最擅長什麼創作?
<101nove.雕刻
八大山人,名朱耷,譜名統為上林下金),江西南昌人,為明寧獻王朱權九世孫,清初畫壇“四僧”之一。
明滅亡後,國毀家亡,心情悲憤,落發為僧,法名傳綮,字刃庵。又用過雪個、個山、個山驢、驢屋、人屋、道朗等號,後又入青雲譜為道。
通常稱他為朱耷,但這個名字用的時間很短,晚年取八大山人號並一直用到去世。其於畫作上署名時,常把“八大”和“山人”豎著連寫。前二字又似“哭”字,又似“笑”字,而後二字則類似“之”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
朱耷擅花鳥、山水,其花鳥承襲陳淳、徐渭寫意花鳥畫的傳統。發展為闊筆大寫意畫法,其特點是透過象徵寓意的手法,並對所畫的花鳥、魚蟲進行誇張,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簡練的造型,使畫中形象突出,主題鮮明,甚至將鳥、魚的眼睛畫成“白眼向人”,以此來表現自己孤傲不群、憤世嫉俗的性格,從而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花鳥造型。
畫山水,多取荒寒蕭疏之景,剩山殘水,仰塞之情溢於紙素,可謂“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為舊山河”,“想見時人解圖畫,一峰還寫宋山河”,可見朱耷寄情於畫,以書畫表達對舊王朝的眷戀。
其畫筆墨簡樸豪放、蒼勁率意、淋漓酣暢,構圖疏簡、奇險,風格雄奇樸茂。他的山水畫初師董其昌,後又上窺黃公望、倪瓚,多作水墨山水,筆墨質樸雄健,意境荒涼寂寥。亦長於書法,擅行、草書,宗法王羲之、王獻之、顏真卿、董其昌等,以禿筆作書,風格流暢秀健。
7維新四公子中,誰是江西人?
<101nove.吳保初
陳三立1859~1937)字伯嚴,號散原,江西義寧今修水縣義寧鎮桃裡竹椴)人,近代同光體詩派重要代表人物。晚清維新派名臣陳寶箴之子,與譚嗣同、徐仁鑄、陶菊存並稱“維新四公子”,國學大師、歷史學家陳寅恪之父,另一子陳衡恪為畫家。陳三立被譽為中國最後一位傳統詩人。
8中國畫史上,北宋初年的三大家中,誰是江西人?
<101nove.董源
董源?-約962年)中國五代南唐畫家。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鐘陵今江西南昌)人,自稱“江南人”。生卒年不詳,主要活動在南唐中主934~960)時期。事南唐主李璟時任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南唐亡後入宋,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畫的開山大師。畫史上把董源、範寬、李成,稱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董源不僅以畫山水見長,也能畫牛、虎、龍及人物。作為山水畫家,董源也是不專一體的。宋人稱許其大設色山水景物富麗,宛有李思訓風格。但其最有獨創性而且成就最高的是水墨山水。他運用披麻皴<>和點苔法來表現江南一帶的自然面貌,神妙地傳寫出峰巒晦明、洲渚掩映、林麓煙霏的江南景色。他用筆甚草草,近視幾不類物象,遠觀則景物粲然,在技巧上富有創造性。他的名作《夏景山口待渡圖》和《瀟湘圖》,將夏天江南的丘陵,江湖間草木暢茂、雲氣滃鬱的特定景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其筆墨技法是與他所表現的特定景色充分適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