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1、“論用兵機之妙、嚴明之決,軍可以死易生,國可以存易亡。”是指哪本書嗎?
<101nove.孫子兵法
《三略》原稱《黃石公三略》,是中國古代的一部著名兵書,與《六韜》齊名。此書側重於從政治策略上闡明治國用兵的道理,不同於其他兵書。它是一部糅合了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專論戰略的兵書。南宋晁公武稱其:“論用兵機之妙、嚴明之決,軍可以死易生,國可以存易亡。”北宋神宗元豐年間被當時武學必讀書《武經七書》編入。
2、“theartofportancetothestate.”這是哪本中國兵法英文譯文中的一句?
<101nove.孫子兵法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兵法》
suntzusaid:theartofportancetothestate.itisaatterofifeanddeath,aroadeithertosafetyortoruin.henceitisasu101nove.tofiniryhichcanonnoount101nove.ted.
3、“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這句話出自哪部兵書?
a《紀效新書》101nove.《曾胡治兵語錄》
《曾胡治兵語錄》是中國近代語錄體軍事著作。蔡鍔輯,共12章,1.4萬餘字。《曾胡治兵語錄》中將材、用人、尚志、誠實、勇毅、嚴明、公正、仁愛、勤勞、和輯等前十章為治軍問題。主張選將要慎重,為將要智勇兼備,練兵要嚴格。兵機、戰守兩章為戰略戰術問題,講究持重謹慎。主張“簡練慎出”,無充分準備不輕言戰。以後發制人為主,又注意搶佔先要以求先制,重視以主待客持久待變,提出“以靜制動,以逸待勞”。戰法重奇正。防守強調掌握重點,進攻重機宜,行止重謹慎。
第二章用人
1.今日所當講求,尤在用人一端。人材有轉移之道,有培養之力,有考察之法。
2.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動謂無人可用。
3.竊疑古人論將,神明變幻不可方物,幾於百長並集,一短難容。恐亦史冊追崇之詞,初非預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論事不求苛細。無因寸朽而棄連抱,無施數罟以失巨鱗。斯先哲之恆言,雖愚蒙而可勉。
4.求人之道,須如白圭之治生,如鷹隼之擊物,不得不休。又如蚨之有母,雉之有媒,以類相求,以氣相引,庶幾得一而可及其餘。大抵人才約有兩種,一種官氣較多,一種鄉氣較多。官氣多者,好講資格,好問樣子,辦事無驚世駭俗之象,言語無此妨彼礙之弊。其失也,奄奄無氣,凡遇一事,但憑書辦家人之口說出,憑文書寫出,不能身到、心到、口到、眼到,尤不能苦下身段去事上體察一番。鄉氣多者,好逞才能,好出新樣,行事則知己不知人,言語則顧前不顧後。其失也,一事未成,物議先騰。兩者之失,厥咎惟均。人非大賢,亦斷難出此兩失之外。吾欲以勞、苦、忍、辱四字教人,故且戒官氣,而姑用鄉氣之人。必取遇事體察,身到、心到、口到、眼到者。趙廣漢好用新進少年,劉晏好用士人理財,竊願師之。(以上曾語)
5.一將豈能獨理,則協理之文員、武弁在所必需。雖然,軟熟者不可用,諂諛者不可用,胸無實際、大言欺人者不可用。
6.營官不得人,一營皆成廢物;哨官不得人,一哨皆成廢物;什長不得人,十人皆成廢物。濫取充數,有兵如無兵也。
7.選哨官、什長,須至勇至廉。不十分勇,不足以倡眾人之氣;不十分廉,不足以服眾人之心。
8.近人貪利冒功。今日求乞差使爭先恐後,即異日首先潰散之人。屈指計之,用人不易。
9.人才因求才者之智識而生,亦由用才者之分量而出。用人如用馬,得千裡馬而不識,識矣而不能勝其力,則且樂駑駘之便安,而斥騏驥之偉駿矣。
10.古之治兵,先求將而後選兵。今之言兵者,先招兵而並不擇將。譬之振衣者,不提其領而摯其綱,是棼之也,將自斃矣。(以上胡語)
4、我國兵書中關於陣法,哪本書最有名?
<101nove.《將苑》
《握奇經》,中國古代關於八陣佈列的兵書。又名《握機經》、《幄機經》。1卷,60餘字)。相傳其經文為黃帝臣風後撰,姜尚加以引申,漢武帝丞相公孫弘作解。另附佚名《握奇經續圖》1卷,晉武帝時西平太守馬隆《八陣圖總述》1卷。
5《孫子兵法》中記載,如何調動敵人主力?<101nove.守
《孫子兵法》虛實篇中說:“我軍想要打,敵人雖然高壘深溝,也不得不出來同我作戰的,是因為進攻敵人所必求的地方。”
6“打草驚蛇”屬於何種計策?
<101nove.並戰計
第三套攻戰計
處於進攻態勢之計謀。飛龍在天。
第十三計打草驚蛇
打動草驚動了藏在草裡的蛇。後用以指做事不周密,行動不謹慎,而使對方有所覺察。
【原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