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阿狸也是時運不濟。
其實說實在的,阿狸傳媒收購帝國院線,可以說的確是開啟了海外的發行渠道。
但是阿狸傳媒卻忘記了一件事。
其實國內的電影,不是說沒有嘗試著在北美做分成的常規發行,而且也不是說每一家好萊塢巨頭,都很敷衍。
其實或許好萊塢巨頭們,會對華國的電影,收取高分成發行費用,但是宣發,他們還是很專業的。
可是結果呢?
為什麼還是不行?
真的是因為發行渠道的問題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發行渠道是被好萊塢幾大巨頭壟斷,這一點大家都知道。
大家也都知道,國內的電影,到北美去上映,肯定要被狠狠地宰一筆,但是卻忽略了一點,那就是,這是放眼全球都是一個道理的。
好萊塢電影,來華國上映,同樣的也要被狠狠地宰一筆。
可是結果呢?
結果是截然不同的。
國產電影,在北美上映,其實也有表現的很好的,但是卻只是少數。
其實大家都知道,真正的原因不在於發行渠道,發行渠道只是說,電影哪怕賣座,其實也分不到太多的收益。
但是電影的表現,卻不是發行渠道的不足導致的。
而是因為,本身國內的電影,還不足以征服北美的觀眾。
好萊塢電影,也不是說一開始就可以大行其道的。
其實早期的好萊塢電影,也同樣的很難在全球打的過本土電影。
之所以好萊塢電影能大殺四方,是因為他們多年的耕耘,讓大家開始對他們宣揚的那些價值觀,那些文化,沒有了排斥感。
於是,好萊塢電影開始能被觀眾接受。
於是好萊塢電影才能給大殺四方。
而華國電影才多少年?
本土尚且做不好,就想著朝著全球化發展。
哪怕是王逸凡,之前的那些電影,說實話,能在北美大賣,也是因為,那些電影,本身並不具備太多的文化差異。
選取的也都是比較普世的東西。
我們來看看,那些能在北美賣座的電影都是些什麼題材吧。
喜歡音樂系導演請大家收藏:()音樂系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