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凡未卜先知,拒北美宣傳,或提前預知《無間道》北美之行不順!”
一時間,《無間道》北美遇冷的訊息,鋪天蓋地。
阿狸傳媒再一次成為了失敗的背景板。
本來,一部國產電影在海外撲街,其實是家常便飯,見怪不怪的事情,照理說,不至於被這麼多媒體大肆報道。
可是《無間道》是不同的。
首先《無間道》在國內,五天過十億。
可以說,絕對是大賣特賣的大作。
而且口碑票房齊飛,到現在為止,在視聽網上的評分還是居高不下。
堪稱近年來口碑最好的電影之一。
關鍵是媒體,影評人也是一致看好。
這樣的電影,自然備受關注。
再加上,此前阿狸傳媒在北美點映的口碑,也是無不證明這部電影,被各方看好。
結果,卻是來了個票房滑鐵盧。
《無間道》在北美上映,票房直接涼了。
阿狸傳媒的大資料電影戰略,才剛宣告失敗不久,結果,再一次推出了更大手筆的電影全球化戰略。
然後,還是熟悉的味道,還是熟悉的配方。
一如既往的撲街,一如既往的口號喊的無比響亮,然而結果卻是一地雞毛。
雖然說,《無間道》的失敗,不能證明阿狸傳媒的電影全球化戰略失敗。
畢竟,電影的失敗,宣發只能是其中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不是全部。
真正決定電影的成敗的還是電影本身。
但是奈何,這一次阿狸傳媒太過高調了,好吧,阿狸傳媒一直都是高調無比。
高調做事,要麼不做,要麼就是要做第一。
之前的電影大資料戰略,阿狸傳媒喊出的口號是要顛覆影視產業格局。
然後嘞?
直接涼了。
接著又是斥資上百億的華幣收購全球第二大的院線,帝國院線。
又喊出了電影全球化戰略,要做華國電影對外輸出的橋樑。
要幫華國電影走出國門。
但是,結果呢?
《無間道》撲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