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趙載桓眨了下眼睛:“臣平日在家也有好好鍛煉身體呀。”
“否則殿下覺得臣怎麼就吃不胖呢?”
趙載桓:“……”
該說……能當上太子左庶子的,果然都不是一般人嗎?
趙載桓覺得在沈純的對比之下,自己更加苦逼了。
倒是陳景書對此完全不知。
此時的陳景書正滿心喜悅呢。
……當然不是因為黛玉又有喜了。
而是今年的鄉試過後,揚州那裡,蔣英傳來訊息,說是濟養院出了兩個舉人。
兩個舉人!
自陳景書在濟養院教大家識字以來,濟養院裡近些年倒是出了不少秀才,但舉人還是頭一次。
往年也有許多參加鄉試的,卻都考不中。
卻沒想到今年一下子就出了兩個。
舉人和秀才可不同了,秀才不過是稍微有點地位,而舉人,那可是縣令見了也要給三分面子的。
中了舉人,就代表只要有機會,就能夠做官了。
當然了,如今這兩位舉人老爺早就不在濟養院了。
早幾年他們便已經離開濟養院自力更生去了,只不過因為濟養院裡也設有免費開放的圖書館,因此時常回來。
陳景書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不好。
他一早就說過,濟養院不是為了花錢養著誰,施捨誰,而是為那些需要的人提供幫助,教會他們獨立生活並且生活的更好的辦法。
因此若是自己有能力,能夠自立門戶當然是最好的,甚至他還為此提供不少便利。
所以說這兩位舉人,雖然與濟養院有些關聯,但也不能說是陳家的人。
陳景書對此就很滿意。
雖然大部分人都覺得陳景書好不容易花錢養了人,卻又不收為己用,根本就是在燒錢玩。
可陳家如今當家的兩位,不管是陳孝祖還是陳孝宗對此都不發表任何意見,其他人縱然說些閑話,又能怎樣呢?
只好說陳家到底家業大,不在乎罷了。
陳景書卻是真的高興,連忙又去信問想不想入國子監讀書,若是有需要,他也可以提供一些幫助。
當然了,除了揚州的兩位舉人,在這一年,何昕何二爺也終於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舉人。
何昕高興的簡直快哭了。
他堅持多年,如今總算是見了成效了呀!
陳景書倒是覺得,何昕完全不必如此。
要說起來,何昕讀書雖然不怎樣,但他確實足夠刻苦,他與陳景書同年齡,如今也不過二十多歲。
二十多歲的舉人老爺,這不管放在哪裡都值得稱贊了。
不過也趁著這件喜事,何昕與探春的婚事拖拖拉拉耽誤了多年,如今總算正式定下了。
對此最高興的不是何昕,甚至也不是探春,而是賈府。
何昕與探春的婚事讓如今已經徹底淡出京城權貴圈子的賈家再次看到了希望,好似這般就能讓他們家再榮耀起來似的。
探春本為庶出,以往為這出生,人家在她背後沒少說閑話。
三姑娘模樣再好,性子再厲害又如何?也不過是個姨娘肚子裡爬出來的,如今趁著家裡敗落開始擺起當家的架子來,日後嫁了人還不知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