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的變遷 > 第323章 天聖春闈(1)

第323章 天聖春闈(1)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詔令下達至臺灣府時,恰逢學堂裡三百九十三名學子四年小學生涯結束,迎來結業考試。

吳夢和眾人商量後便將此次結業考試與科舉合併,考試的題目相同,選拔方向按照各科成績之高低來篩選學子。

數學、自然都是後世小學的數學內容,格物也是些粗淺的物理知識,並不複雜。

儒學也不難,主要是《千字文》、《三字經》、《宋刑統》以及記敘文、議論文的寫作。

吳夢的意思是記敘文和議論文要求用半文半白的語言來寫作,尤其是宋刑統就不允許用文言文來寫作,要求全用白話文論述清楚,一個字都不能有歧義。

在出題時,王夫子對此堅決反對,這個儒學的衛道士認為白話文不能用於考試,於是吳夢和王夫子爆發了自“義利之辨”之後第二次爭論。

王夫子指著吳夢寫的議論文範文斥道:“此等大白話,粗鄙不堪,上不了檯面,怎能讓臺灣學子寫這種文章,豈不是汙損我臺灣學子之名聲。”

吳夢懟道:“夫子,你可知古人為何要用古文。”

王夫子道:“華夏古文文字優美,古風盎然,讀之朗朗上口,別有情趣。”

吳夢哂笑道:“夫子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上古時用獸皮記錄文字,後來才使用竹木簡來記錄言行,傳達政令,竹木簡沉重無比,只得節省文字詮釋其意,如今紙張不缺,何以還要用那等釋意不清之文字?

法統、衙門文書講究字字精準,怎能模稜兩可,窮苦百姓幾個能讀懂這般古文,更弗論那浮華的駢體文,如此下去,衙門政令如何能讓百姓看懂,莫非還得讀書人來向百姓詮釋。”

王夫子臉色漲紅道:“百姓何故需深知官府的意圖,只需朝廷按聖人之言治天下,指引百姓行事即可,故孔子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自古皆然,天下方得太平。”

吳夢此時可不比剛來大宋那會,他也時常看看儒家的經書,當即反駁道:“王夫子,孔聖雲:有教無類,又是何意?”

王夫子道:“聖人之道深遠,人不易知,一般百姓素來愚昧,又何故需知之,只需知其然即可。”

吳夢反駁道:“孔聖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嘗說過何人可教,何人不可教?”

王夫子怫然不悅,說道:“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何須教之,吳先生以前所說的‘官誡’不也是此意麼。”

吳夢被王夫子這招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堵的無話可說,這句話的意思是聖人和首領夫妻恩愛,民間絕對不會淫亂之風盛行,聖人和首領不愛財,那麼民間就會好義,總之就是首領以身作則比什麼說教都有用,吳夢在蘇州與鄭戩、葉清臣一幫士子論道時確實講過以身作則的巨大作用。

這句話是絕對的真理,無論講什麼大道理,如果領導者和官吏不以身作則,時不時爆出醜聞,那怎麼說教都不如事實更有說服力,久而久之百姓們不會再相信官府所有的說辭,這種現象在西方叫做塔西佗陷阱。

燕肅和智慧大師趕緊上前勸解,燕肅是贊成部分白話文的,他不僅僅是個古代的科學家,更是個法律專家。

吳夢跟他提過在蘇州時那嚴訟師鑽空子誣陷韋六郎過失傷人一事,後來他改用白話文來撰寫《宋刑統》,就發現用白話文寫的律法操作性極強,且不易被訟棍鑽空子。

臺灣如今新編的《宋刑統》滴水不漏,還增添了一倍的司法條款,全部用大白話寫的詳詳細細,學子們現在學的就是新《宋刑統》。

燕肅見二人如同鬥雞一般對視,苦笑道:“兩位莫爭執了,孔夫子此話頗多釋意,誰也說不過誰,只能怪當初沒有標點符號。在下以為這《宋刑統》還是用白話文為宜,字句清晰,斷案准確,至於記敘文、議論文這兩種新文體不過就是以前那般記事文和策而已,乾脆這般,願意寫新文體的就寫新文體,願意寫策也無不可。”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