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仙寧滿臉不屑道:“南朝最好搞些稀奇古怪之物譁眾取寵,有甚大用?那喇叭狀的樂器叫做嗩吶,來自大食,某以前出使夏國見過此物。”
此次大宋的元日朝會很是隆重,邀請了契丹、喀喇汗國、大理、高麗、真臘,吐蕃,還有于闐、党項等藩屬國。
這些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是錯綜複雜,喀喇汗國、吐蕃、大理、党項在邊境線上互相摩擦不斷,于闐和喀喇汗國也是世仇。喀喇汗國與大宋沒有邊境相接,所以一直相安無事,稱呼大宋為中原阿舅大官家。
而高麗前歲贏了戰爭卻還是向契丹稱臣,國人多有不服。這些有衝突的國家使臣之間互相皆視而不見,連打個招呼都欠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高麗使臣天禧五年年底來到大宋,由禮部侍郎韓祚帶隊,共派出了一百七十九人的龐大使團,要是吳夢當時在東京城,定要罵他們個狗血噴頭,來這麼多人吃大戶啊。
高麗使團是來上書告知高麗國與契丹已經和好,並求取《陰陽地理書》、《聖惠方》,使團本來準備乾興元年二月回國,趙恆考慮到來年要舉辦大朝會彰顯大國實力,便留下了使臣韓祚。
使團中一百二十餘人先期回國,趙恆又賜了煤球爐、金銀珠寶、絲綿錦帛等財物。
高麗正使韓祚在東京城住了一年,卻發現大宋巨大的變化,城裡改造的工地日夜喧囂,店鋪日漸增多,外城也鋪上了平整的水泥路,市面越來越繁華。
雜稅逐年降低卻沒有影響朝廷的歲入,從運河運來的糧食與日俱增,運河上的碼頭處各種奇形怪狀又相當實用的吊杆、軌道車越來越多。
韓祚本就迷戀中土文化,這一下鑽進了儒學的大本營不可自拔,格物、數算讓他流連忘返,日日與大宋的大儒們坐而論道,完全是一副樂不思麗的模樣。
他逐漸認識到本國向契丹稱臣是個極大的誤區,如此強大的大宋沒有任何可能輸給契丹。
進入宣德門的大宋官員不少盯著嗩吶端詳,怎麼一個小小的喇叭可以發出恁大的聲音,孫冕得意洋洋,他用這嗩吶慶賀可是比皇宮早上好幾年,碰到熟人便介紹一番。
進到天安殿廣場,宰臣、百官及遼使、党項、于闐、大理、高麗、真臘、大理、大食使節、諸軍將校身穿常服立於天安殿等待。
心細的大臣們看到天安殿廣場中心處有個用篷布遮蓋的四方形物體,紛紛指指點點的議論著這東西真是有礙觀瞻。
隨著一聲炮響,三千三百五十八個禁軍持著黃麾大仗、半仗、角仗、細仗的禁軍進入廣場,皇親貴族在前引路,趙恆和太子趙禎乘坐的玉輅由九匹純白色的御馬牽引著往大殿而來。
父子兩人下了御輦,趙恆身著絳紗袍、頭戴通天冠,攜著趙禎一起來到祭壇前,禁中景陽鐘敲響,趙恆和趙禎上精虔炷天香,躬身四拜,為蒼生祈百穀於上穹。
幾個宰執大臣和判禮部事馮元隱隱覺得不妥,祭天之禮應是由皇帝親自祭拜,怎麼太子也參與,這不合禮儀啊。
丁謂心裡隱隱有些不安,皇帝是不是有退位的意思了,那自己如何辦呢?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