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望著康孝基氣的說不出話來,怒喝道:“洩掉婁江水位,漕船還可走大江入運河,難道就婁江一條水道麼?”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康孝基冷笑道:“吳先生,婁江水流平緩,張帆搖櫓划槳皆可上行,大江水流湍急,要恁多縴夫,你臺灣州出這筆錢麼?”
吳夢諷刺的說道:“康知州,是錢財重要,還是百姓的性命重要,若是遭了災,還不是得花費錢財來消災。”
康孝基袍袖一拂,高聲咆哮道:“吳先生,有沒有水患還兩說,不過區區一點雨水,還有恁大一個陽澄湖,有何憂哉?吳先生還是好好關心臺灣之事,區區蘇州不過是小地方爾,無需吳先生這般大才來操心,書吏,送客。”
李五見康孝基如此無禮,早已按捺不住,上前指著康孝基吼道:“官家與先生召對之時尚且和顏悅色,你不過一地方知州,竟敢對著先生大呼小叫。”
康孝基在明州平定過不少匪患,還留著些軍旅作風,當即勃然大怒,命書吏去喚來武吏,要將兩人趕出去,書吏無奈,只好把司法參軍、司理參軍和武吏班頭都喚了過來。
康孝基指著吳夢和李五道:“爾等聽令,此二人不懂規矩,一介白丁,居然對州衙之事指手畫腳,給本官轟將出去。”
誰知司法參軍、司理參軍和武吏班頭面面相覷,誰也不敢上前,知州這不是開玩笑麼,吳夢在蘇州如此之大的名氣,城裡城外的百姓對他感恩戴德,今日若是真將吳夢趕出州衙,明日裡定會被蘇州百姓的唾沫淹死,說不定哪天還會挨悶棍。
李五見康孝基如此橫蠻,熱血上湧,當下走上前去,吼道:“你這庸官,何以能當這知州,看某家的拳頭。”
說罷揮動缽大的拳頭,就要揍康孝基,慌得兩位參軍和班頭趕緊上前,死死抱住了李五。
康孝基氣的渾身發抖,怒喝道:“這還有沒有王法了,在州衙裡妄圖毆打朝廷命官,左右給本官拿下了。”
可聽憑他如何吆喝,沒一個人上前動手,只是攔阻李五,不讓他揍康孝基。
吳夢也是氣得直冒火,自來到大宋後,還未見過如此不講道理的官員,正待與他理論一番,王嘉言匆匆而來。
看到兩人鬥雞似的神態,王嘉言心知二人鬧的很僵,康孝基比自己年長許多,且是以太常博士、奉訓大夫知蘇州,他不好進言,於是好生勸解著吳夢離開了知事廳。
來到州衙二堂,王嘉言問清楚了事情的始末,不由嘆氣道:“康知州自持在明州政績卓著,日益驕橫,我等建言多有不聽,不少官坊虧損,也不願撲賣出去。此事如何是好,任漕使轉運使)巡視州府去了,不在蘇州,不知江淮發運使在不在。”
吳夢急道:“王知縣,如今水情緊急,我等一家一家找過去,總之今日定要開啟婁江船閘洩洪。”
兩人冒雨去了轉運使司、發運使司,結果兩家長官均不在衙門。吳夢垂頭喪氣,眼望寸寸上漲的河水,心裡更加焦急,不由六神無主,他來到大宋後,從未感到如此無助,沒有權力一切皆無從談起。
王嘉言眼神痴呆,盯著上漲的河水,手撫額頭走來走去,李五想了半天,附在吳夢耳邊小聲道:“先生,我等怎的忘記那盛隆商鋪張掌櫃了。”
一語驚醒夢中人,吳夢暗怪自己怎麼忽視了張財神那股皇城司的力量,走不通官府衙門的途徑,那就動用皇城司暗樁,強行開啟船閘,洩掉洪水,當下忙道:“王知縣,某有法子了,你趕緊吩咐縣衙的吏員和衙役,通知低窪之處的百姓們先轉移,某這就去找人開啟船閘。”
王嘉言疑惑的看著吳夢道:“康知州不下令,誰敢隨意開啟船閘?”
吳夢成竹在胸,說道:“知縣不必疑慮,速去知會城裡百姓一聲,某絕對可開啟那船閘。”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