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的變遷 > 第205章 巧遇故人

第205章 巧遇故人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小丁睿正愁緒滿腹,耳邊迎風傳來一陣“叮鈴、叮鈴“的鑾鈴聲,丁睿爬行了幾步扒開枯黃的草叢往鈴聲傳來之處望去,只見遠遠的有三輛雙轅馬車朝著這邊行來。

待車隊行近時,只見駕車之人衣著不俗,想必是大戶人家的家僕,丁睿肚中咕咕的叫著實在是餓,沒奈何將包袱藏好,站起身來迎上前去。

手中捏著一點散碎銀子,沒有銅錢,用銀子實在不妥當,可不買食物只怕要餓死在這荒郊野外了。

打頭的駕車人穿著皂色圓領窄袖衫,束著腰帶,是遼國大戶人家的僕人裝束,丁睿一瘸一拐的走上前去,拱手作揖行禮。

那僕人“籲”的一聲勒停了馬車,見丁睿一身的中原打扮,便用中原官話問道:“小哥莫非是遭了賊人,小小年紀怎的獨自一人在此渺無人煙之處。”

“老哥說的極是,小子被賊人擄掠至此,好容易逃出生天,卻又迷了路,一日水米未進,腹中飢餓,這有些散碎銀子,想跟貴人換點吃的。”

丁睿作出一副可憐相,其實不裝也是一副狼狽相,鹿皮靴子上到處是泥沙,衣服多日未換已是腌臢之極,髮髻散亂,這一看就是遭難了。

青衣僕人見他年少可憐,連忙撩開車簾稟報於裡面的主君。那主君聞言揭開車簾跳下車來,青衣僕人趕緊扶住。

主君抬頭望向丁睿,不由驚異莫名:“莫非是丁小哥?你不是在東京城麼,怎的跑到我大遼來了。”

丁睿一看,原來是隨遼使訪宋的耶律奇,頓時大喜過望,此人雖是遼國官人,但心慕大宋的文采風流,要在後世,這種人稱為“精宋”或者“宋文”宋朝沒有分幣,錢幣計量單位是“文”)。

丁睿上前拱手行禮:“原來是耶律大官人,小子被強人擄掠到貴境,正想尋條船南歸,奈何一整日水米未進,無甚力氣,正想向貴僕買些乾糧裹腹。”

“賊人竟然如此膽大,可苦了小哥,快快上車,車中吃食不少。“耶律奇讓在一旁。

“多謝多謝,耶律大官人且稍候,小子還有包裹在草叢裡,這便尋來上車。”

丁睿聽說有吃的一下子來了精神,尋了包裹跳上車去,耶律奇從車裡拿出幾個燒餅和裝水的皮囊,丁睿就著涼水大口大口的咀嚼,眼見是餓壞了,耶律奇也不多言,笑吟吟的看著他狼吞虎嚥。

丁睿兩個燒餅下肚,才回過神來,滿意打了個飽嗝,覺得以前看不上眼的燒餅太好吃了,果然人餓了胃口就好。

眼見耶律奇笑吟吟的樣子,丁睿有些掛不住臉,拱手問道:“大官人這是上哪裡去?怎的路過此地。”

“某來此地訪友,與好友交談數日,如今正是往析津府而去。”耶律奇答道。

“大官人可否送小子到劉李河邊找條船,我這便南歸。”丁睿抱拳說道。

耶律奇哪肯輕易放他獨自一個人離開,一是不放心,二是天氣漸冷,水道易結冰,到時這個小娃娃只怕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丁小哥,如今已是隆冬時節,眼見馬上大雪漫天,你如何獨身歸去,不如我送你上官道,找一商隊結伴歸宋。”

“多謝大官人,小子不可走官道,那擄走我的賊人只怕在新城有眼線,重走官道豈不是自投羅網。”丁睿垂頭喪氣。

“唉!貴國祝我大遼皇帝千齡節的宋學士上月剛剛南歸,你若是早來半月說不定能趕上。不若某修書一封,囑新城榷場衙門照看你如何?”耶律奇一片好心的說道。

“萬萬不可,小子看見那榷場的兵丁與賊人似有勾結。”丁睿一聽新城榷場,雙手連搖,如實說道。

耶律奇素知邊境的兵將手裡都不太乾淨,打草谷、勒索商隊,甚至搶劫小商販的事情都幹得出來,不由暗自傷神,天寒地凍,似乎也無法送他回宋。丁睿卻沉默了,這一時半會怕是回不了大宋了。

耶律奇想了想道:“丁小哥莫急,不如隨我回南京析津府,路上若有南朝商隊,便修書一封交於其帶回大宋,你便在我府上等候,待貴國來人接你南歸,你看如何。”

丁睿這一路上給打打殺殺搞得精疲力盡,好容易有個安定之所,想想也沒有上上之策,與其南歸路上兇險莫測,不如等候舅舅他們來接應,加之此去遼國析津府也不遠,便答應下來。

............

天禧五年十一月下旬,天氣陰沉,大遼涿州府境內,寒風呼嘯,眼看著一場大雪就要撲面而來。遼國涿州以北的官道上行駛著三輛奚人打製的兩輪馬車。

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身上披著件羊皮襖子,坐在車轅處和車伕閒聊,不時轉著咕嚕嚕的眼珠打量四周的風土人情,這便是被迫北上的丁睿小哥。

實際上這蒼涼的華北平原哪有什麼風土人情可觀賞,他無非是在觀察契丹南京道也就是燕雲十六州的地形地貌。

契丹的官道比大宋境內差多了,剛入契丹的時候丁睿沒有細看,此時心境平和,自然會對比一番。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契丹和大宋的官道差距極大,大宋的官道路面寬闊,路旁有排水溝,路面夯的嚴嚴實實,兩邊栽植種榆樹和柳樹,夏日行走可遮烈日。

而契丹堂堂的官道很是狹窄,路面為土、碎石、沙所築,路兩旁三瓜兩棗的立著幾根光禿禿的白楊,既無排水溝路面又未夯緊,被大車壓的到處是車轍印。

馬車顛簸的很,跑得快了丁睿還得緊緊抓住車轅,免得被甩了出去。要致富先修路,難怪契丹比大宋窮多了。

有詩云:

行營到處即為家,一卓穹廬數乘車,

千里江山無土著,四時遊獵是生涯。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