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講完忠於皇帝和保衛百姓的統一性,接著又道:“諸位現在應該明白軍隊效忠之物件、軍紀嚴明之必要性,那如何能使軍紀深入人心呢,靠如今大宋軍中的階級法能行麼?”
吳夢目光掃射臺下的廂軍將士,人人畏畏縮縮,不敢進言。
大宋軍隊一直行的階級法,下級必須無條件服從上司,如不服從毒打和酷刑那是家常便飯。
而這些體罰只會讓兵士們口服心不服,更多的則是懼怕。
懼怕恰恰是軍隊裡最不能有之心理,所以軍紀得有更好的法子深入兵士的內心,吳夢總結了幾條,他一一講述出來:
“一、教育,吳起曰‘以治為勝,教戒為先’,故應告訴兵士們為何而戰,為什麼要戰,軍紀與戰力、百姓之間的關係,以及軍法的綱目亦需講透,剛才某講的故事會發下小冊子給諸位武官,好生回去給兵士們講解。
二、以軍法治兵,孫武曰‘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吳起亦曰‘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何益於用’。故臺灣的軍法當重新修訂一次,日後不管是兵士還是武官,包括林提舉自己都應該主動遵守,違者不論官職大小,都應依法懲處。
三、正人先正己,正己而後可以正物,自治而後可以治人。故臺灣廂軍帶兵的武官只有從自身嚴格做起,才能把整個連隊帶起來。諸位武官日日與兵士一起訓練、食宿,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在兵士的眼裡,只有自身持正,腰桿才會硬,治理行伍才不會投鼠忌器,若是爾等拉稀擺帶,卻令兵士嚴守軍紀,當面一套背面一套是管不住諸位手下兵士的。
四、嚴禁階級法,臺灣廂軍不是某個人家中的奴僕,他們是大宋朝廷在冊的兵士,除了違反軍紀,否則不得打罵,更不可奴役廂軍兵士為武官們幹私活、謀私利,兵士的一切行動只能是為了朝廷,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
五、組建軍中司馬,諸位剛才聽了工農紅軍的軍紀、制度,應該知道在工農紅軍裡面有個官銜叫做政委,臺灣廂軍日後同樣設立軍中司馬。司馬和政委的許可權一致,掌軍中宣教、將士軍紀監督、糧草兵器支援監督、但絕非監軍,臺灣廂軍也不設監軍。。
六、鼓舞士氣,‘兵之所以戰者,氣也’,縱觀古今,軍隊士氣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戰爭的勝敗。齊魯兩軍戰於長勺,齊軍‘三鼓而竭’,士氣喪盡;而魯軍‘一鼓作氣’,士氣大振。魯勝齊敗,繫於一‘氣’。工農紅軍之所以能夠由小到大,由弱到強,以劣勢裝備打敗優勢裝備的敵軍,就在於“紅軍意志極其堅強,士氣極其高漲”,而敵軍則是‘鐵多氣少’,士氣低落,故而落敗。如何鼓舞士氣,後面的課目會一一講到。”
廂軍武官們下筆如飛,一一記下,吳夢待他們記錄完畢,便開始講述軍紀的大概方略,灌輸後世岳家軍、戚家軍、工農紅軍的各項軍紀。
什麼“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夜宿不入宅,晨起席不亂”,“臨陣詐稱疾病者,斬。臨陣拋棄軍器者,斬。埋伏作戰,遇賊人不起者,斬......”等等之類。
最後教武官們唱《三大軍紀八項注意》,吳夢起了個調子,唱到:
“大宋軍人個個要牢記,三大軍紀八項注意,第一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第二不拿群眾一針線,百姓對我擁護又喜歡。第三一切繳獲要歸公,努力減輕百姓的負擔。
三大軍紀我們要做到,八項注意切莫忘記了。第一說話態度要和好,尊重百姓不要耍驕傲。
第二買賣價錢要公平,公買公賣不許逞霸道。第三借人東西用過了,當面歸還切莫遺失掉。
第四若把東西損壞了,照價賠償不差半分毫。第五不許打人和罵人,作風堅決克服掉。
第六愛護百姓的莊稼,行軍作戰處處注意到。第七不許調戲婦女們,潑才習氣堅決要除掉
第八不許虐待俘虜兵,不許打罵不許搜腰包。遵守軍紀人人要自覺,互相監督切莫違反了。
大宋軍紀條條要記清,大宋軍人處處愛人民,保衛大宋永遠向前進,大宋百姓擁護又歡迎……”
當日授課後,林貴平帶隊,鄭鈞隨後,廂軍武官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雄赳赳氣昂昂唱著《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往軍營走去,沿途的百姓們很是好奇,看戲一般一直尾隨到軍營大門口。
後續的幾日授課,吳夢將後世人民軍隊的《帶兵之法》作了些適應北宋的改編,然後詳細講解給這些廂軍的基層武官聽。
待到講解完畢,吳夢便把鼓吹班子、楓橋班的學子,還有景靈和小青以及一些女學童們喚來,和廂軍武官們一起排練一臺戲劇,名字就叫《楊家將雍熙北伐》。
廂軍兵士們發現上官如今對他們的態度友善許多,凡事都是先講道理再懲罰。
上官們這段日子裡神神鬼鬼的早出晚歸,臉上偶爾還殘留著胭脂,天氣明明不冷,可佔都頭和楊都頭二人睡覺都帶著幞頭,兵士們議論紛紛,懷疑自己的上官是不是出去偷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