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宋的變遷 > 第141章 基隆的新年

第141章 基隆的新年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林貴平道:“那些管事的里正、書吏也太差勁了,看來春耕時還得派廂軍督導。”

鄭鈞道:“提舉,廂軍只有三百來人,還得四處巡邏,如何管得過來,南邊高山後的地界還只去探查過兩次,也不知有無蠻人。”

吳夢苦笑了,百姓的素質只有那麼高,再管也管不好,何況中國人不知為何很難團結,一個人是條龍,兩個人是條蟲。

如今依然是人多田少,搞集體農場很不現實,還是分田承包算了,待到工坊擴建,農業人口減少,那時才是搞大規模農場最好的時候。

吳夢說道:“集體農場看來暫時是搞不下去了,要搞也得工坊大興,從事農活的人口減少才行。過了元日廂軍配合營田司的吏員下到村裡丈量土地,分田承包,每畝交糧兩百斤,諸位以為如何?”

臺灣從十二月起全部採用公制,機械工坊生產了不少磅秤,現在的糧食入庫都是秤量,不再用斛,按照臺灣的畝產來看,占城稻每畝兩季可收六百斤,冬小麥可收一百二十斤左右,總共有七百二十斤,按三成算就是兩百二十斤。

林貴平道:“當初說好了是三成,那就按三成收,收兩百斤水稻,二十斤小麥。某看春耕後還不到分田之時。春耕後還要修築不少住宅、數處工坊和官道,只怕一分田人心就散了。不如等到來年年底再分,眼下只需告訴百姓們此事,他們心裡有了數,便不會抱怨。”

智慧和尚道:“君烈此法甚好,不過我等種下的棉花、芋頭、辣椒、蓖麻那些如何是好。”

吳夢想了想,覺得這一塊不能隨便分下去,這些作物只能作為經濟作物,而不能作為主糧,於是說道:“明歲從大宋本土再招些流民過來,搞一個營田司的官營農場,豬、牛、羊和雞都納入官營農場,農場百姓皆算作農場之幫工,和工坊一般每月發給工錢。”

林貴平詫異道:“吳先生,農田的獲利可遠不如工坊,發工錢合算麼?”

吳夢哂笑道:“怎會不合算,待那豬羊出欄,剁辣椒、芋頭粉條做將出來,定然可獲利不少。我等賣了那麼多軸承出去,蓖麻榨取的潤滑油也可大賣。所以諸位想想,農場的獲利大不大?”

丁睿問道:“師父,那官營農場還種不種水稻和冬小麥?”

吳夢迴答道:“少量種一些試驗性水稻,就是師父告訴你將來要搞的雜交水稻,大量種高粱、芋頭、辣椒、蓖麻、棉花、用來餵豬、釀酒,製做芋頭粉和剁椒,還有潤滑油、布匹,這便是所謂的經濟作物。”

眾人計議停當,不再談及此事,盡興吃喝起來。

卻說村裡的百姓們一人分了幾斤豬肉和少許豬雜,人人在家中煮食,,史三郎夾起一塊豬腸子,三口兩口吞下,說道:“爹孃,衙門處公示了,明歲年底分田,一年收田租兩百二十斤。”

沈氏嚇了一大跳,說道:“怎的收如此之多,大宋天下的糧賦不是隻有一斗麼?”

史父怪異的看了她一眼道:“你這婦道人家知道什麼,這臺灣的畝產一年三熟,足有七百餘斤,收個兩百來斤,我等的糧食還是比在崑山時多上不少。再說日後除了修本村的水利和道路,此處並沒有徭役和差役。”

沈氏嘟嘟嚷嚷道:“我等婦道人家是不懂,可這一年種三季也夠辛苦的。”

史三郎笑道:“母親,別抱怨了,百姓們皆是如此,以前那些地主如今還不是天天種地,又不是咱們一家收這多,一人分上十畝地,一年有四千多斤糧食,吃都吃不完,怕個甚。”

沈氏道:“你自然是快活,每日裡在工坊吃喝,還有一貫錢,我和你爹在地裡累死累活。”

史三郎委屈道:“工坊都會放農假,孩兒會回來幫忙的,衙門裡還說了,牛三戶一頭髮放,自己餵養,不要錢,有了牛,咱家那三十畝地很快就弄完了。”

沈氏奇道:“咱家不是四口人麼,怎麼只有三十畝地。”

史三郎呵呵笑道:“兒子現在是工坊的人,沒有田分。”

沈氏罵道:“你個傻瓜,那還呆在工坊做什麼,趕緊回來種地,一年多了幾千斤糧食,過上幾年就可砌幾間新屋,娶個媳婦了。”

史父把筷子重重一放,發火道:“你個婦人,還吃不吃飯了,三郎願意在工坊就在工坊,吃喝不用錢,每月有一貫足錢,還有年底的賞錢,你囉嗦個甚。”

沈氏不敢吭聲了,低頭吃飯,心裡還老在盤算著能讓自己兒子回來多分十畝地。

天禧五年1021年)的元日裡臺灣島總算吃上了肥豬肉,過了個有葷食的新年,百姓們臉上有了笑容,互相串門道賀開正納吉。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