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睿隨便揣摩一下告訴孫冕道:“知州老爺,可多產30萬萬石糧食。”
孫冕捋著鬍鬚哈哈大笑,上前摸了摸丁睿的腦袋:“丁家的三郎真是聰慧,丁員外,你家二郎、三郎將來定能高中皇榜啊。”
丁大勝忙謙虛道:“知州過譽了,犬子生性頑劣,還請知州、知縣多多教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孫冕搖搖頭道:“員外,若是你家孩子頑劣,這天下就沒有聰慧的孩童了,有了吳先生、王夫子、智慧大師三位高人在此,哪還輪得上老夫來此獻醜。”
吳夢方待自謙幾句,孫冕搶過話題道:“吳先生,三十萬萬石糧食可解我大宋百姓餓殍之苦,先生居功至偉。可糧食都在南方,缺糧的是北地,尤其是西北邊境,這又如何是好,吳先生有何良策?”
吳夢心道你這是把我當成諸葛孔明瞭,可某家沒那個能耐造出木牛流馬來,蒸汽機還遙遙無期,即算憑手工打造一個,能升壓上去也沒幾個人會用啊。
他看著滿屋子希冀的眼神又不好不回答,想了一會道:“幾年之內倒是無法解決,要說良策確是沒有,笨法子倒有一個。”
孫冕連連點頭道:“吳先生不妨說來聽聽。”
吳夢指著屋子一角的蜂窩煤球道:“這法子便是石炭,現下吳山的煤球工坊還需擴建,否則蘇州以下無法確保煤球發賣,但潤州石炭礦埋藏甚深,不便開採。大宋本是西北石炭最多,不妨由漕船將糧食直接運抵西北邊境,自西北邊境運石炭順流而下,豈不是兩頭得利,省得空船返程。”
孫冕道:“西北邊境何處蘊藏石炭,朝廷並不知曉,莫非吳先生知道。”
吳夢呵呵一笑道:“在下當然知曉,且就在黃河沿岸,運煤殊為便利。”
孫冕喜道:“這可是大功一件,吳先生可否將石炭礦脈告知在下。”
吳夢對著孫冕拱了拱手道:“當然可以,不過朝廷得應在下一事。”
孫冕道:“吳先生但說無妨。”
吳夢略微沉吟了一下,用什麼交換好呢?還是要礦吧,於是道:“孫知州,在下只有一樣要求,便是於大江河畔開一鐵礦場,所得鐵礦與朝廷按照瀟湘館的老規矩,六四分成。”
孫冕道:“那此礦不在老夫掌管的範圍之內,老夫須得上奏朝廷。”
吳夢迴道:“那在下詳細整理,上元節後交與知州,此事也不甚急。”
孫冕點頭稱“可”,王嘉言趕緊插話道:“丁員外,請告知村民們收穫的冬小麥萬不可磨成粉面,待長洲縣衙挑選後買下做種。”
吳夢怕縣衙來個和買,那老百姓就吃大虧了,忙問道:“知縣,賣給縣衙可以,挑選麥粒飽滿的也行,但不可和買,百姓第一次種冬小麥,可不能吃虧了。”
王嘉言笑道:“本官以頭上的官帽擔保,絕對按市場價購買。”
孫冕道:“吳先生放心,老夫也擔保此事定然按市場價購買,豈會讓百姓們吃虧。”
他看到吳夢甚好說話,心裡有了計較,便向王嘉言使了個眼色。
王嘉言馬上會意,對吳夢抱拳道:“吳先生,本縣欲開設一官營工坊,也想打造些丁家煤球作坊吊杆、水力鋸木機等物,不知先生能否傳授此術。”
吳夢知道這兩個傢伙看中了煤球作坊器械的市場前景,他本就想在大宋天下推廣這些器械,以吸引大宋百姓對數算格物的興趣。
他點點頭道:“知州和知縣放心,官坊的工匠但請來學就是,在下絕不藏私。”
孫冕大喜道:“想不到吳先生如此開通,這些器械若是廣傳大宋天下,不知節省多少人力,先生又為大宋百姓造了一大福。”
吳夢老臉發紅,連連搖頭謙虛道:“孫知州過譽了,在下不過是略盡薄力罷了,當不得知州如此誇讚。”
隨後四人閒談了一陣,孫冕見天色不早起身告辭,丁大勝幾次殷勤挽留宴客,卻被孫冕婉言推卻。
丁睿待父親將孫冕送出大門之後,回頭問道:“師父,為何我等要承擔這移民之費,十萬貫好難賺啊。”
吳夢笑著拍了一下他的小腦袋:“丁睿小財迷,師父可絕對不會做虧本生意,放心吧。”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