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哼,你思慮什麼我已盡知,饞水都流出來了。是想著為師昨日說的炒菜吧,也罷,學習也應一鬆一緊,最近一兩日便不再上課,你不是想吃美食麼,為師教你如何炒菜。”
丁睿大喜,呵呵傻笑道:“知我者師父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什麼是丁睿想吃,其實是吳夢自己饞了,天天在丁家和食堂裡吃著這煮食、燉食,早就膩了。
他又不好意思開口,只好藉助丁睿的嘴巴來說,待廚娘學會炒菜,自己不也就吃上了。
當下吳夢便告訴炒菜的主要原料和方法,同時告訴了他如何炒青菜,如何炒雞、鴨,如何烹魚,如何做油炸魚。
吳夢講的繪聲繪色,聽的丁睿是大眼圓瞪,口水直流。他期盼著明日便能嚐到美食,當即告別吳夢準備明日去灶屋依樣畫葫蘆。
剛剛想走,卻被吳夢揪著耳朵說到:“小兔崽子,我還沒說完就跑,炒雞炒鴨時黃酒不可多放,製作血漿鴨接血時務必不停攪動,否則血一旦凝固就無法使用。”
當日夜裡丁睿做了個美夢,夢見美食滿桌,炒菜可真香啊,他拿起筷子想去夾,夾來夾去總是夾不到,反倒是口水流了無數。
第二日早上醒來時卻看見丁進文一臉譏笑的看著他:“三郎,昨夜裡夢見吃什麼好東西啦,口水把枕頭都打溼了,你可真是個饞貓。”
“哼,我就饞怎麼了,今天我還要做出昨夜夢見的美食,你不饞是吧,晚間別吃我做的美食。”丁睿年少氣盛,跟哥哥賭氣道。
“呵呵,好啊好啊,就你個小淘氣,還能做出美食,你要做不出來別怪我譏笑於你。”
“好,二兄你等著瞧。”丁睿傲嬌的揚起了頭。
這兩年來,丁睿一直是忙於學業和實踐操作,連母親林氏都發現小兒子變乖了許多,以前沒蒙學時四處撒野根本不沾家,村學放學也是與二郎打打鬧鬧到天黑方歸,最近兩年來不是在學堂上學,就是在吳夢處學習。
旬休時他也是足不出戶,任小夥伴如何招呼都不出門,把自己關在房裡抄抄寫寫,林氏心想:“莫不成祖宗顯靈,丁家真是出兩個進士郎。”
日上三竿後,小丁睿摸出幾十個銅錢帶著小山便出了門。
母親林氏詫異的看了天上的太陽,今兒個太陽沒有從西邊出來,睿哥兒居然破天荒的出門了。
今天村裡有集市,四面八方趕來的小商販擺滿了集市的街道,到處是招攬買賣的吆喝聲。
“諸位客官來瞧一瞧,波斯、大食來的香料,煮菜時放上一點,包客官打個飽嗝都是香氣。”
這些香料販子其實也是來碰碰運氣,能用得起香料的也不多,村裡只有大戶才吃得起。
“肥羊肉嘞!大叔、大娘,某這裡都是新鮮的羊肉、今晨剛殺,乘新鮮快來買啦。”滿臉橫肉的外村屠夫大聲招呼。
大宋朝葷食以羊肉為主,豬肉很少,主要是不會做,而長江以南的葷食其實以魚蝦為主,肉食很少。
“諸位鄉親父老,這裡有東京城裡時新的布匹,穿不爛的布匹,“
這販布的純屬吹牛,布能有穿不爛的?可他那攤子上的生意好的一塌糊塗,不少小娘子圍在攤子前挑挑揀揀。
大宋百姓的衣服都是購買布匹自行縫製,婦人們鮮有不會女紅的。
至於布匹的材質絕大部分是麻,此時棉布尚未流行,大規模使用棉紗是在明朝初中期,由朱元璋大力提倡的。
大宋海貿的主力產品輕薄的絲綢那是有錢人穿的,普通老百姓還穿不起。
丁睿帶著小山跑了幾個攤位,小山長著一雙兇惡的狗眼,又張嘴露出長長的獠牙,路人見了紛紛躲避,丁睿倒是省了擁擠的煩惱。
他買了幾塊生薑、幾顆八角,八角可是昂貴的香料,來自於海外,丁睿好說歹說才用十文錢換了幾顆,又到劉老漢那裡買了一掛肥豬肉。
肥豬肉甚貴,大宋的百姓大多缺油水,這還是劉老漢和丁睿熟悉,他嘴巴又甜,才多割了些給他。
古代的商人還沒有後世商人那般市儈,喜歡宰客,尤其喜歡宰年少無知的小兒或者腦筋轉不快的老年人。
小山不時仰望肥肥的豬肉,狗嘴裡的涎水直流,丁睿抓著它的耳朵搖了兩下道:“小山,今日晚間有雞骨頭、鴨骨頭給你吃,別一副饞嘴相。”
小山彷彿聽懂了他的話,“汪汪”叫了兩聲,撒開四蹄搖頭晃腦的跟在丁睿身後回了丁府。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