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吉渾家道:“是要感謝丁員外和他大舅子,還有那吳先生,村子裡孩子都免費蒙了學,午間還有飯食,日子眼看著越過越好。”
劉吉笑道:“唉,想當年我等過的日子真苦,一年到頭難得吃次肉,若不是有了石炭作坊,我等哪有這般的好日子。”
劉二郎道:“爹、娘,今歲元日裡弄幾個爆竹來放放,好不好。”
劉吉渾家笑眯眯的抱起劉二郎道:“好,娘給你買,不過你要乖乖聽話,爹孃出去幹活了,你可不能四處撒野。”
劉二郎連忙點頭道:“只要娘給我買爆竹,我就不亂跑。”
劉大郎嘴裡含著甜食含含糊糊的說道:“爹、娘,來年我要好好讀書,多學算術,以後想去那楓橋班上課,那裡學的東西可多了。”
劉吉慈愛的笑道:“只要你能去,爹孃有什麼不願意的,你看看丁家三郎,小小年紀拿著圖紙指揮工匠,爹孃也羨慕啊,你若是上了楓橋班,爹爹給你整個又大又漂亮的新書包。”
一旁的劉二郎不幹了,搖晃著雙手道:“爹爹偏心,我也要,我也要。”
劉大郎不屑道:“二郎,你還在流鼻涕玩泥巴,又沒上學,要什麼書包。”
劉吉渾家卻呵呵笑道:“都有,都有,你爹現在掙錢了,兩個書包咱家買的起。”
劉二郎一聽自己也有,立時雀躍起來,院子裡一片歡聲笑語。
村東北一側的張二郎家卻是另外一番光景,以往大家都羨慕的看著張二郎家,他的父親張春才是城裡的賬房先生,一月有三貫的工錢,家裡日子過得火紅火紅的。
可張春才今年祭灶節回來後,不知何故垂頭喪氣,祭灶也是草草搞了幾樣供品就收了場。
渾家眼瞅著不對勁,問道:“官人,你一回家便鬱鬱不樂,莫非在外間有甚禍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張春才發著牢騷道:“如今這蘇州商鋪裡許多都用那阿拉伯數字記賬,我等這隻會算籌的無法與之相較,又不好意思上門討教,再不學會,只怕掌櫃的另找賬房,不再用某了。”
渾家懊惱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丁家本就家大業大,你又何必當初為了彭家去得罪那吳先生、王夫子他們。”
正好張二郎從外間進來,看到父親垂頭喪氣,便道:“爹爹,今日祭灶怎的豬頭也沒有一個,我想吃豬頭肉了。”
張春才拿起一個靠枕使勁扔了過去,恨恨的說道:“吃、吃,你就知道吃,爹爹都快要被解僱了,到時你去喝西北風。”
張二郎立時呆了,沒有父親的工錢,他在學堂還能擺什麼臭架子,且現在學堂裡有幾個人的爹爹、叔叔都去賣煤球了,收入只怕比自己的父親少不了多少。
他慌忙問道:“爹爹,這是為何?”
張春才道:“還不是你們學堂的那個吳先生,蘇州城裡的商鋪都用數算之法和阿拉伯數字,我等都快無用武之地了。”
他突然一拍腦袋道:“對了,大郎,你不是學了數算之法麼,速速來教給爹爹。”
張二郎奇道:“爹爹,你不是說過讓我只念那聖賢書,數算之法只是小道,孩兒便沒用心學。”
張春才恨不得一棒子打死這個只知道敗家的兒子,可話確實是自己說的,又不好賴賬,只好道:“大郎,你先把會的交給爹爹,以後還是好生學學吧,夜裡回來就傳授給爹爹,不學怕是日後連工錢都沒著落了。”
張二郎懵了,問道:“爹爹,如今蘇州的鋪子裡也是用阿拉伯數字記賬麼?”
張春才拍了一下張大郎的腦袋,取過紙筆道:“是啊,大郎,日後可要好好學,來來來,教教爹爹阿拉伯數字如何認法,教的好了,多拿些銅錢給你買零嘴。”
看在銅錢的分上,張二郎頗為得意的化身為小學算術教授,開始傳授自己父親認識阿拉伯數字和各種運算子號,以及如何應用四則運算做算術。
喜歡大宋的變遷請大家收藏:()大宋的變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