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妻子一頭灰髮,眼角已經有了皺紋,但目光明亮,氣質很好。
馬羅太太告訴她,魯朗寧也是一位傳教士,除此,他還有另一個身份,現任京華大學的校長。
蕭夢鴻初來乍到,又處於完全閉塞的環境裡,自然不大知道魯朗寧的來歷。
事實上,這個美國人魯朗寧在時下的北平文化圈內非常有名,提起魯朗寧這個名字,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幼年就隨同樣是傳教士的父母來到中國,長大後回美國讀書,獲得文學和拉丁文學士學位,後來加入神學院,被授牧師,隨後重回中國進行傳教活動,至今已有二十年。除此之外,他的身份也有點特殊,與美國駐北平大使是密友,同時,和北平不少著名的文化人士也交往叢密,成為當時在華傳教士中非常著名的一位。
十年之前,魯朗寧得到長老會的命令,讓他在中國創辦一所教會性質的大學。接受這個任務後,經過幾年的奔走和努力,憑著自己的影響力,魯朗寧整合了幾間私人性質的小規模大學,最後在北平北郊創辦了一所帶有宗教性質的現代性綜合大學,命名京華大學,被推舉為校長。
同為美南長老會的來華傳教士,馬羅夫婦與魯朗寧夫婦很早以前就認識了,是關係很好的老友。
……
晚餐桌上,主人和客人一邊進餐,一邊敘話。
魯朗寧太太對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蕭夢鴻似乎很感興趣,起先稱呼她為“親愛的孩子”,當聽馬羅太太說她是北平那家姓顧的高官家裡的兒媳,之前來這裡休養身體,因為幫了自己丈夫的忙而結識時,露出驚訝之色。
“真的太巧了!剛半個月前,我們還與大使夫婦一道被邀請去了你家中與你家人共進了晚餐。很遺憾那時候你不在。但我認識了你的丈夫。他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年輕人,英俊的軍官。沒想到現在會在這裡遇到你!”
蕭夢鴻聽她這麼說,愣了一下。
魯朗寧也露出訝色,看了蕭夢鴻一眼,隨即解釋:“是這樣的,我一直夢想能為京華大學修建一座新的校園。為此,過去的十年時間裡,我往返美國與中國之間籌集善款。去年我買下了北平郊外的一塊空地,為了辦學之事曾去拜訪過您丈夫的父親。他非常支援,我們就是這樣認識的。”
蕭夢鴻這才明白過來。猜測這對魯朗寧夫婦應該還不知道自己之前的事,便微笑著應對了過去,也沒多說什麼。
晚餐完畢,魯朗寧和馬羅兩人去了另外房間,蕭夢鴻陪著兩位太太留在小客廳裡繼續喝茶聊天。魯朗寧太太詢問蕭夢鴻是不是留過學,否則怎麼能說這麼一口流利英文時,馬羅太太笑道:“她是一位才女。她不但能和我說英語,她還是個建築學家。”
之前馬羅太太來顧宅時,有一次偶爾看到了蕭夢鴻為打發時間而整理出來的那些注有中英文標註的建築剖面圖。所以知道這一點。
魯朗寧太太看著蕭夢鴻,驚訝不已:“真的嗎?這太讓我驚訝了!”
蕭夢鴻微笑道:“馬羅太太把我說的太好了。我只是對這方面有些瞭解而已。”
魯朗寧太太笑了。
“我跟隨我丈夫在中國生活了幾十年,我知道你們中國人的說話方式。通常你這麼說,就表示瑪麗並沒有誇張!我很確定這一點!”
馬羅太太大笑,蕭夢鴻也笑了。
“好吧,謝謝您的誇獎,夫人。什麼時候您如果要蓋房子,我或許可以為您提供一點幫助。”
“親愛的!現在就有一個機會!”魯朗寧太太笑道,“新的京華大學正在籌建。我丈夫為之努力了十年。他想把它建造成全北平最美的一座大學!如果你真有這方面的才華,為什麼不試著去參與呢?說真的,我丈夫這半年來和好幾個建築師交流過想法,但都沒定下來。原本想邀請一位著名的英國建築師來設計主樓,但他要價非常昂貴,超出了我們的預算。或許你也可以去試試。”
蕭夢鴻心裡微微一動。
如果真的能參與一座嶄新大學的設計和規劃,這對於她來說自然是求之不得。
她對自己的專業水平也相當有信心。
但是以她現在的處境,顯然並不是個好時機。而且,魯朗寧太太或許也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謝謝您的邀請,太太,如果能有機會參與,我會很榮幸。”
最後她模稜兩可地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