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時,是人們睡得最深沉的時候,久等南蠻人聯軍不至,讓入夜後一直埋伏在營地周圍的方旭等執戟甲士們痛苦萬分,紛紛埋怨自家校尉大人小題大做,有著舒服的大帳不住,偏偏要大夥窩擠在這荒地之中,連累自己等人受這蚊蟲叮咬之苦。
而後等到五更時分,南蠻人的一把大火燒透了營地大帳,讓他們瞬間清醒又後怕,看著那漫天的箭雨,趁機蜂擁而入的南蠻猖兵,轉眼又都紛紛誇讚校尉大人精明能幹,力挽狂瀾有大將風範,是他們這些執戟甲士的再生父母。
既然第四衛執戟甲士們對此早有準備,這下任爾等的如意算盤如何噼啪作響,也難保不被人打的落花流水,南蠻人在丟下八百餘具屍體後狼狽逃回。
新九十九軍先鋒第三幢第四衛首先在大蟒嶺遇敵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中軍大帳滅寇將軍壅結耳中,既然已經和南蠻人交上手了,他判斷南蠻人很快就會發現他們直取高陵城的企圖,於是急忙召集眾將緊急議事,經商議,都認為既然速戰速決成功的希望不大,不如及時調整原先的軍事部署,做好與他們打持久戰的準備。
最後滅寇軍將軍壅結拍板決定,兵分三路,以新九十九軍為左翼,七十七軍為右翼,他自己則引領本部人馬為中軍,大家在出了大蟒嶺後,各自以最快的速度搶佔最近的城鎮,數量當然是越多越好,今後這些城鎮就將是滅寇軍攻打高陵城的後方營地,並且約定十日之後,不管各軍所得如何,三路大軍都必須同日包圍高陵城。
在他們這些將軍看來,自從渭東大橋建立以後,真正適合大軍征伐的路線就只有三條,大乾王朝憑此先修城,後修關,然後才有了眼前這般以渭南城為代表的中線,以雲翳城為代表的南線,和最後以高陵城為代表的北線。
所以當商貿大城高陵城,和它身後的日月關,成為守護虎牢關北線的屏障時,高陵城就成為了繞無可繞、避無可避的存在,滅寇軍只有全然佔領了高陵城,然後才能無後顧之憂的攻打日月關,達成兵臨虎牢關解朝廷之憂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不枉他們一路不辭辛苦的翻山越嶺,隱匿而來。
當時帳中諸位將軍們言之鑿鑿,“只要日月關在手,相信我們急行軍不出三日,便能威脅到包圍虎牢關的南蠻人聯軍大營,到那時哪怕我們不動手,只是遙遙遠觀,他們都要不攻自亂,聞風而逃。”
誠然,滅寇軍新組建這麼偌大的事情,南蠻人聯盟大本營當然早有耳聞,哪怕大乾王朝上下對此遮遮掩掩也是枉然,只是當滅寇軍突然神兵天降出現在此地,還是大大的出乎了他們的預料,讓原本極其周密的部署出現了一個不該有的破綻。
原來南蠻人聯盟大本營長老們一直堅定的認為,雖然沒有發現深藏在元嘉縣境內某地的滅寇軍行蹤,但他們要想解救虎牢關之危,肯定是不敢孤軍深入輕易行事,最穩妥的進攻線路,就是沿著郡都渭南城一路朝虎牢關進發,概因為這裡交通道路發達,且易補給,同時還有沿線守軍與各種殘存的勢力協助他們,故聯盟大本營早就調遣了一隻大軍埋伏在沿線,準備伺機就地消滅他們。
卻不知這滅寇將軍壅結膽大包天,行事無忌,根本就沒有按著南蠻人聯軍的心意行事,領著大軍就敢孤軍深入敵後,冒著被敵人兩面夾擊的危險,直插入南蠻人聯軍的要害部位,渾然不管自身那脆弱可伶的補給線,選擇了一條行軍最為艱難的路線,翻山越嶺的就出現在了南蠻人自認為的大後方。
好在駐守此地的南蠻人守將巫大有也不簡單,只憑那些逃回去的猖將稟報,就敢斷定這股突然出現在大蟒嶺的乾兵絕不簡單,當即決定連夜派出人馬搶佔那處山頭,然而還是滅寇軍校尉大人技高一籌,讓他損兵又折將。
當偷襲失利後,他便急忙派人稟報駐守這一帶的最高指揮官,也就是位列南蠻人聯盟大本營長老會的巫顯堂長老,其乃是青魚部落的族長,位高權重,而青魚部落在南蠻十八部落勢力中位列第五位,故才能躋身聯盟大本營的三十六位實權長老之一。
初聞附近出現了戰力極強的乾兵,即使位高如巫顯堂長老也難免驚慌失措,他可不是巫大有這等普通的族人,很快他就意識到,那支多日不見蹤跡的滅寇軍,此時很可能就出現在了他的防區,那麼這支翻山越嶺突然出現的孤軍,其目的不言而喻肯定是想偷襲自己鎮守的高陵城,然後趁勢攻打我身後的日月關,與被困守在虎牢關的乾兵相互配合,兩面夾擊我聯軍。
然我要是沒有防備也就算了,說不定你們還有得逞的機會,只不過現在嘛,既然讓我族兒郎提前發現了你們的蹤跡,哼,你們可就沒有機會了,這般不遠千里送人頭,我就卻之不恭了,定然要你們有來無回。
當然事已至此,在想調遣埋伏在渭南城一帶的大軍肯定是來不及了,很快巫顯堂就下定了決心,把駐守在附近城鎮的猖兵猖將全部緊急調入高陵城內埋伏,到時候只要滅寇軍敢前來攻城,就把他們全部消滅在此地。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邊南蠻人行動果敢、迅速,不過幾日而已,就盡數將附近可戰之兵收入城內;那邊大乾王朝滅寇將軍壅結部署完畢,果斷分兵出擊,遇城攻城,遇寨拔寨,不過數日時間就連奪九座城鎮,這讓大軍在失陷已久的大澤縣境內有了立錐之地,然後在第十日三軍準時包圍了高陵城。
當自信的巫顯堂遇上了膽大心細的滅寇將軍壅結,很快他就發現自己被人玩弄於股掌之間,不但接二連三的丟失了周遭九座城鎮,還折損了幾千前去救援的人馬,最後連自己也被敵人困死在城內,這屈辱感讓他每每想到此處就氣急敗壞,暴跳如雷,猶豫再三後,只得捏著鼻子繼續向駐紮在虎牢關前的聯盟大本營求援。
方旭待身上的傷稍好後,便加入了一路攻城拔寨的大軍,這一路上他是大開眼見,數萬人的大軍攻城,執戟甲士列陣在前,弓箭手隱藏於其後,騎兵在兩翼機動,每逢戰端開啟,殺傷力巨大的攻城器械投石機、攻城弩首先拋射,而後大軍蜂擁而入直至完全佔領目標。
這一路上顏都尉所屬的第五都將士,因為在大蟒嶺一戰中元氣大傷,減員嚴重,故軍中給他們安排了一個較為簡單的任務,特意讓他們守在已方弓箭手的一側,即充當他們的護衛,又湊人數壯軍威。
咚、咚、咚的戰鼓聲響徹全場,這已經是四面包圍高陵城的第八天了,這幾日都是太陽昇起滅寇軍開始攻城,太陽下山滅寇軍偃旗息鼓,偶爾還大舉夜襲,可謂毫無客氣可言。
這天,鏖戰了一整天的滅寇軍終於鳴金收兵回營,方旭邁著疲憊的步伐,亦步亦趨的跟在賈桂旗長的大旗之下回到營帳,今天是他們第五都佯攻東城門的第九天了,作為佯攻的他們今天傷亡到是不大,就是累的很。
按最新的作戰計劃,明天就該輪到他們新九十九軍作為攻堅高陵城東城門的主力,此時整個營地中充滿了肅殺之氣,作為明天當先攻城的第一波的執戟甲士,方旭等丙等執戟甲士們早早就被安排入睡,只留下軍中的勤務人員仍在繁忙的準備著。
此時距離他們走出大蟒嶺群山已經半個月有餘,滅寇軍在接二連三的收回九座城鎮後,他們的情況已經大為好轉,不但大軍的後勤補給壓力大減,還收編了很多一直在荒野堅持與南蠻人做鬥爭的義軍,同時又在當地徵集了大量普通百姓作為執戟甲士,這樣一來不但滅寇軍的實力大增,還能遣當地工匠製作了大量的攻城器械,這也是此次滅寇軍能否短時間內,打下牆高城堅高陵城的關鍵。
而滅寇將軍壅結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決定把新近招收的這些人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來補充原來各軍近來的戰損,又把剩下的人全部整編在一起,這樣一來原本各自為戰的各地義軍,就成為了滅寇軍新編第九十八軍的骨幹。
當然這個近三萬由義軍整編而成的新九十八軍,其實力在朝廷滅寇軍序列中屬於墊底的存在,其先天不足也在意料之中,畢竟都是由缺乏磨合的各地零散義軍組成;其次就是充當先鋒的新九十九軍,他在後方元嘉縣補充的人員最多,尤其是在補充了大量的丙等執戟甲士後,他的實力就更加難以準確預料;之後就是原本屬於渭東府邊軍精銳的七十七軍,他們在郡都渭南城一戰中堅持到了奉命撤退,至始至終編制猶存,裝備也最為精良,是滅寇軍出積石山營地時的主力部隊;但到了如今實力最強的當屬滅寇將軍壅結親率的本部神策禁軍,概因為這些時日以來,他把奉朝廷詔令趕來的各派弟子全部強勢編入了他的麾下,儘管此時的神策禁軍仍不滿萬,但他的實力已經能力壓其餘三軍,獨佔鰲頭。
喜歡蜀山長樂世界請大家收藏:()蜀山長樂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