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打著槍,吶喊著,沖到八路軍的陣地上,發現八路“溜了”。
他們“勝利”了,都鬆了口氣,朝著八路軍逃走的方向,噼噼叭叭打了一亂槍,然後開始整隊。
偽軍指揮官果斷地命令隊伍:“退回縣城。”
他們拉著大隊,開始往山下撤去,但是,焦順帶著戰士們,並沒有走遠,他們從山溝裡繞出來,朝著撤退的偽軍隊伍,“乒乒乓乓”的射擊。
這是我軍慣用的“山地遊擊戰”。
戰士們散在山坡上,山坳裡,幾個人一組,瞅冷子就打,打完了就退。
敵人既不敢分散開來進攻,也不敢聚在一起逃跑,打也不是,守也不是,對這種戰法,一籌莫展。
他們只能偶爾停下來打幾槍,掃一梭子機槍子彈,然後繼續沒命地往山下逃竄。
漫山遍野,全是槍聲。
焦順手裡拿著狙擊槍,此時如魚得水,這槍射程遠,命中率高,拿在他的手裡,就等於是敵人的一條“索命槍”,基本上只要瞄上了,就是一槍一個。
“叭,叭,”槍聲裡,不斷有倒黴的偽軍士兵,栽倒在山上,再也爬不起來。
再說姜水生和石玉輝,帶著隊伍從城牆下溜下來,向城外撤退,很快,敵人就追了出來。
八路軍是從繩子上溜下來的,而敵人是直接出的城門,速度上,當然差了很多。
當最後一個戰士從城上墜著繩子降到地面的時候,姜水生已經發現敵人的隊伍,出了城門,開始向這邊包抄了。
“撤,快撤。”
姜水生和石玉輝,帶著隊伍急急的撤退。
他們帶的隊伍,既有藍海縣大隊的,又有海北縣大隊的,火力有丁蠻牛那挺輕機槍,再加上五十餘支步槍。
敵人,追出來的隊伍,黑壓壓一片,粗略看過去,足有三四百人。
他們把這支隊伍,當成八路軍的主力了。
不能硬拼。
好在石玉輝他們是本地人,道路熟悉,帶著姜水生,一路穿小路越山溝,很快飛奔進山裡。
戰士們問姜水生:“參謀長,咱們就這麼一直跑麼”“參謀長,埋幾顆地雷吧。”
“不,前面有宴席,咱們得把敵人引到席面上去,吃大魚大肉。”
戰士們一聽,高興起來。
聽姜水生的口氣,這是“誘敵深入”之計啊。
大家一通猛跑,後面的敵人,緊追不捨,姜水生拿著望鏡反複觀察,發現這股追兵裡,有幾十個日本鬼子。
怪不得,他們追得這麼快,行動這麼迅速。
敵人的主力,被自己給引出來了。
那很好,咱們就較量較量,看看海北縣的鬼子兵,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吧。
隊伍一路後撤,沿著曲曲彎子彎的山路,一直撤到一處山包上。
山包的頂端,有一座破敗的山神廟,年久失修,牆塌屋倒,幾乎被枯黃的野草給淹沒了。
“上山。”姜水生一聲令下。
戰士們迅速跑上山去。
山神廟前面,是一片斜坡,亂石叢生,坑坑窪窪。而廟的背後,則是一道峭壁,陡峭難以攀援。
“佔領陣地,準備阻擊。”
五六十名戰士,迅速分散在山神廟前,這片亂石陣地裡,大家搬石頭,壘掩體,還沒準備好,敵人就已經殺過來了。
一片黃乎乎的隊伍,從山包的下面,漫坡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