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若望聽到梅君如此說法,內心也是暗暗思量:“是啊,自己雖然身體尚好,可是畢竟年過古稀了。”
“這個兒子也將近五十的人了,如今雖說是在正廳的級別上,可是自己的門生,以及幾個堂弟、從堂弟在這個級別的也不少。”
“現在梅家是以自己馬首是瞻,一但自己過世,很難保證其他人,也會像忠誠自己這樣忠誠於梅君的。”
“畢竟這不是封建王朝,意識形態改變了,理論上都是平起平坐的,再用過去的族規家法來約束這些人已經沒用了。”
“除了職位上的高低以外,沒有什麼上下尊卑了,忠侯繼承人的身份也很尷尬了。”
“但有一點沒變,誰能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利益、好處、位置,誰就能得到他們的擁護。”
梅若望想起了剛才梅君說的黃公三略其中的一句話。
“夫用兵之要,在崇禮而重祿。禮崇,則智士至;祿重,則義士輕死。故祿賢不愛財,賞功不逾時則下力並而敵國削。夫用人之道,尊以爵,贍以財,則士自來;接以禮,勵以義,則士死之”。
上面這句話是說,當人主的人跟坐元帥是一樣的道理,最關鍵的是麼掌控自己的部下。
人主應該對下屬注重禮節,並且厚給俸祿。注重禮節,智謀之士便會前來投奔,厚給俸祿,忠義之士便會視死如歸。
所以,給予賢士俸祿時不應吝惜財物,獎賞有功之臣時不應拖延時日。這樣,部屬們便會跟自己同心同德了。
用人的原則,應是封爵以尊崇他,厚祿以贍養他,這樣賢士就會自動來投靠了。以禮節來接待他,用大義來激勵他,賢士便會以死相報了。
如果能做到這樣,這個人主就是成功的,已經在自己身邊的人也不會背叛自己。
梅若望心裡暗歎:“這是祖傳的將兵將帥之道啊,如今已經漸漸的時過境遷了。”
想到這裡梅若望心底苦笑“其實自打自己的祖上封地,被其他的列候吞併,忠侯就已經走到末路了。”
“因為沒有了諸侯的地位,就沒辦法給與追隨自己的人封爵來拉攏人心了。”
“能做的只是幫助這些追隨者,得到當權王朝的爵位,官祿了。”
“想讓梅君繼續得到自己這些下屬,附庸家族的效忠,首先必須是梅君能給這些人以及他們的後代希望。”
“這就要求梅君必須在地位上要高於這些人,得到這些人得不到的資源,並且可以利用這些資源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只有這樣梅君才能掌控住,這些附庸家族以及自己的梅家族人”。
“否則就算梅君這一代還有人念及自己的餘蔭,那麼再下一代梅家的沒落就是必然的了。”
想到這裡梅若望嘆了一口氣,對梅君說道:“是我考慮的不周到,沒有想的這樣清楚,我還當自己是年輕呢,忘了自己已經是風燭殘年的老人了。”
隨即欣慰的繼續說道:“你能想的這麼長遠,不錯,也不枉我把祖上的傳承交給你。”
“你想借國家發展經濟的東風,穩固咱們家族的地位,我很贊同。”
“你計劃收攏一些地方上的有為之士,來為咱們家族積累財富也是對的。”
“咱們祖上其實一直也是這樣做的,在歷代封建王朝,也都是朝堂上有咱們家的代表力量,地方上有附屬家族積累財富來供應整個家族的開銷。”
“只不過是,現在的情況跟原來不同,目前的形勢更嚴峻。前些年我甚至以為梅家的榮光到此為止了呢。”
“太祖建國以後的一系列措施讓咱們家的隱性力量幾乎損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