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貴花一時不知該怎麼和星星解釋眼下複雜的情形,努力組織著措辭,“大姨的婆家人都去天上住了,所以不會來接她,她以後還是和咱們住一起。”
“大姨的婆家人為什麼能上天?”星星一臉求知慾,不懂就問。
趙貴花很是頭大,閨女小嘴叭叭的問個不停,偏偏問的還是不好回答的問題,若是哪個福哥來問,她鐵定一嗓子吼過去,把人罵走。
可閨女她是捨不得說一句重話的,只能硬著頭皮應付,“因為有人把他們接走了, 每個人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註定要早點去天上生活,有些人卻要到很老才會去……”
星星似懂非懂,還想再問,不過看見孃親擰著眉,很是苦惱的樣子,想著可能是今天起太早,忙累了,所以星星決定先不煩孃親了,等明天孃親休息好了再繼續問。
趙貴花:閨女,饒了娘吧,娘心累。
最近幾天,周老頭和周老太又過來鬧,非要周老大牽著牛給老周家犁地,一哭二鬧三上吊的。
說什麼周老三兩口子受了大難,已經沒法乾重活,前些時候老四媳婦又被眼鏡蛇咬了,請郎中差點把公中的銀子花的一個子都不剩。
還說周老大家挖到那麼多銀子,讓他拿出一半來補貼二老。
“別嚎了,這事沒得商量,銀子最多給三兩,愛要不要,不要拉倒,我五個兒子要送去鎮上讀書,花銷大著呢。
你們二老是我爹孃,我自是要顧著些,不過三個弟弟和三個弟媳想讓我養活那是不可能的,莫說咱們早已分家,就是沒分家我如今也不可能養他們。
大福幾個過幾年就要說親了,家裡宅子也不夠住,我得多蓋幾間宅子,多餘的銀錢要留著給他們讀書娶媳婦用,爹孃若還當我是兒子,就莫再為難我了。”
鎮上買宅子的事只有村長兩口子知道,村裡其他都不知道,老宅的人周老大就更不會告訴他們。
周老頭和周老太也知道大兒子不再是以前老實聽話的大兒子了,若再鬧下去,恐怕三兩都不會給,二老最後就識相的拿著三兩銀子走了。
不過周老大還是答應了幫老周家犁地,他若不幫忙,怕是會被村裡人說嫌話,畢竟張翠少了一條胳膊,周老四少了兩指,鍾麥連被蛇咬了之後一直纏綿病榻,現在還起不了床。
鎮上的宅子翻修好後,五胞胎和星星還有如如就要去鎮上老童生那裡讀書啦,趙貴枝和陳順平也坐著牛車搬去了鎮上。
傢俱都是新的,攏共花了十五兩,宅子翻修花了三十兩銀子,明天還要交束脩,買筆墨紙硯,這些日子可是花掉不少錢。
“這五十兩是借給你做生意用的,這十兩銀子是大福和星星他們吃飯用的,偶爾還要買點的。”趙貴花一下給了趙貴枝六十兩。
趙貴枝把十兩子塞回去不肯要,“哪用得著另外給十兩銀子,孩子們在我這吃就行了,你莫再給錢。”
“這是一年吃飯零用的,十兩也不是太多,你一個人要照顧他們那麼多人,算起來都是沒工錢的,你還要買菜做飯給他們吃,多累人,這錢你必須收著,不然我可生氣了。”趙貴花態度強硬。
趙貴枝不是扭捏的人,她親妹子都這麼說,於是便乾脆的收下了,“那行,以後孩子們交給我就好,你就安心在家把地伺候好,等空了你也時常過來住,省得大家想念。”
“放心吧,插完秧我就會過來。”姐姐一個人支攤子不容易,趙貴花想著有空就過來幫襯著點。
鎮上的情況之前他們都摸清楚了,除了集市就只有碼頭適合賣吃食,不過集市離他們住的宅子較遠,碼頭卻離的挺近,從宅子走出去約莫兩刻鐘就到了。
所以趙貴枝決定在碼頭支攤子,到時候就推個板車過去,板車是讓做傢俱的師傅一起做的,還是她妹子想的周到,這樣就不用挑籮筐,會輕鬆很多。
暫時主要是賣煎餅和包子。
雖然趙貴枝手藝不錯,她也有信心做出來的吃食保證好吃,但她沒在外面賣過東西,所以心裡多少有點沒底。
“莫慌,我今天先不回,明天和你一起去支攤,給你壯壯膽。”大晉朝雖也有女子出去做小販的,但畢竟是少數,趙貴枝會緊張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