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渤海國局勢一片糜爛,國內的百姓流離失所,北方的地方已經完全失陷,大批的難民逃離家園,可以說是烽煙四起。
百姓民不聊生,自然是盜賊風起,各處都是一片混亂。
渤海五京當中的東京龍原府還落入到了扶桑軍隊當中,可以說又有外地,也有內亂。
這個時候的渤海國君大欽茂,竟然將所有的希望全都寄託在了李耕身上,不但給了他絕對的權勢還給了他最大的權利,可是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很多大臣都意識到了這是一個很危險的情況,對此痛心疾首,但也有老奸巨猾之輩在冷眼旁觀。
很多人竟然蜂擁去巴結李耕,但也有心懷國家的忠義之士指著李耕的鼻子罵的人,對此李耕一律笑臉相迎,既不生氣也不發火,甚至還讓眾人等待一段時間看看結果。
等待一段時間的人的確是看到了結果,這個結果就是,因為求見大欽茂力陳李耕不足以拯救渤海國,國君不該相信讒言而任人唯親推出李耕這樣的權臣,這是亡國之兆!
然後這兩人的話激怒了大欽茂,於是重責一頓之後將其投入了大牢!
於是所有人都趕在勸諫了,很多人雖然痛心疾首之人非常無奈,但他們也無法改變這種現狀。
同一時間,大欽茂也是心裡沒底,幾次找到李耕詢問是不是真的派出使者就能退兵?而且上一次糧食危機的時候,向大唐求援,人家絲毫也沒有要救援的意思。
李耕想他保證,說是有辦法讓使者說服契丹人退兵,所以不用擔心。
忠義軍的使者已經前往了郢州,這支隊伍當中人數不多,並且使者人選也是李耕自己選的,並且讓他帶了一封親筆信給對方。
根據自己得到的情報顯示,這一次西路北部落聯軍的主帥不是別人,就是契丹勃律部落的老熟人,李顯孝!
而這支聯軍說是聯軍,其實主要都是契丹人的軍隊!根本沒有黑水靺鞨的人馬。
雖然都是在北方,但是黑水靺鞨主要是在東北方向,而契丹部落則是在西北方向,但總體上,契丹人因為向西北擴散,他們的勢力相比與黑水靺鞨更大。
黑水靺鞨多少年以來都是在遼東的東北部,太往北的方向實在是冰天雪地氣溫太低,而向東的方向則是大海。
地理位置決定了黑水靺鞨的勢力範圍就很有限,這也是黑水靺鞨為什麼會與南面的渤海國矛盾重重的根本原因。
兩下如今聯合起來,所以在北方來說,尤其是整個遼東地區的北面就被他們兩家全部覆蓋,從北面全面的向下壓下來。
但是兩家所成立的北方部落聯軍的兵力分配上,也有些問題,主要的是兩家共同出兵在一起的只是在達州這一方向的中路聯軍了。
其餘的兩路東北邊是以黑水靺鞨的兵力為主,而西北面這一路則是完全由契丹人組成的大軍。
而這支軍隊的領軍大將則是李顯孝,李顯孝的父親本就是勃律部落的老組長的兒子,算是王室,而他個人因為與阿咪的關係不錯,正是目前契丹人青壯年權貴的代表人物,所以他成為了領軍大將。
李耕瞭解到這個情況之後,專門給他寫了一封信,然後讓找忠義軍的使者專門帶給他。
這個路程並不遠,如今西路的契丹人大軍已經攻下了郢州,忠義軍使者從上京出發,只需兩天就能抵達郢州。
當他們抵達契丹人的軍隊大營,很多契丹人聽說了渤海國派來了使者,大多很好奇,很多人嗤之以鼻,但還是走出帳篷要看看。
不過當它們看到這支是這隊伍十來人全都騎著馬打著一杆三角紅旗,尤其是他們的武士的裝備上,那澄亮的胸甲的時候,他們沉默了。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一隻屬於哪裡的隊伍,十來人馬隊卻有一股千軍萬馬的氣勢!那杆三角紅旗更是一個標誌,讓很多人面色凝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