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軍在一開始組建的時候,就非常重視情報工作,這當然是李耕力主要做的。
所在那個時候開始就安排了專門蒐集情報和訊息的人員,並且還專門選擇了衛豹這個毛躁的小子做情報頭子。
說起來,衛豹從他一開始的表現來看,適不適合做這項工作的,但是領誰都沒有想到的是,衛豹的腦子竟然非常的靈光,針對於當諜子,他竟然上手非常快,並且慢慢的成熟起來,將手下和機構打理的井井有條。
以至於後來在興城,後來搶奪扶余城,甚至針對於渤海國的戰爭中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即便僅是之前與扶桑軍隊的戰爭中,也是如此。
安火奴率領的步兵隊伍扛住了扶桑軍隊的攻擊,但是薛剛率領的騎兵是否能夠及時趕到都決定了那一仗的成敗。
所以不敢參議團上層對衛豹怎麼想,李耕對他的評價是極高的。
衛豹身上的毛病也的確很多,大大咧咧的性格,說話不太注意場合,也讓他在參議團內的人員不是太好。
但李耕覺得,衛豹還需要時間磨礪,未來他的成績會更大。
獨立於系統之外的這一整套情報系統,在忠義軍當中是一個比較獨特的存在,因為他們也有自己的商行和貨棧,並且還有各種情報交換的設施,比如飯館,民居,甚至衛豹還想弄個酒樓。
除此之外,他們還基本上在整個渤海國都安置了自己的驛馬系統,這方面的費用除了一開始由忠義軍負責,後來則是依靠他們自己的商行就把錢賺了。
衛豹曾經跟李耕提到了他計劃,那就是吸收各式各樣的人員,將來要把他的人員安插到新羅,扶桑日本,乃至大唐境內去。
對此李耕絕對是鼓勵的,有了李耕的肯定,衛豹自然也是幹勁十足。
這一次針對與北方部落聯軍的事情,李耕穫得的訊息自然也是衛豹傳遞的,包括目前這隻聯軍分成幾路,兵力多少,是誰領軍,進度如何,戰鬥力方面,算是比較詳細了。
大欽茂算是慌了手腳,哭求李耕救他,李耕也只能好言安慰,並且讓他放寬心。
當初忠義軍派人去找契丹部落,商量瓜分渤海國的事情,一且都是李耕在佈置,她當然明白這個時候契丹發兵也算是正是時候了。
此時是渤海國最虛弱的時候,整個朝廷對於邊緣州府的控制裡也是最弱的時候!加上現在這個國君是個荒淫無度的傢伙,整天的不務正業不理朝政,底下的所有人都離心離德。
所以契丹人行動了,並且不但他們組建了部落聯盟,還與黑水靺鞨結成了聯軍。
如此大舉的進攻之下,渤海國邊緣州府不說,一些重要城市的守衛才幾百人,幾乎都是望風而降。
局勢顯然很嚴峻,這事其實也好辦,在李耕看來,渤海國還未到滅國的時候,他要將其消化吸收掉,好需要一些時間才行,所以將這樣的危機先解除掉,也是順理成章。
不過他在大欽茂面前卻是還要裝著演出戲才行,否則目的達不到。
李耕先是對大欽茂表忠心,說是在既然是國君的臣子,必然拼死也要救國君於水火,渤海國的危難,自己就算粉身碎骨也要盡到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