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虎班作為渤海國王室的羽林衛偏將,其本身還是有點背景的。
御林軍完全有王室子弟組成,可是那還是當年,大氏王族已經當年建國的一大批重要的家族貴族現在都凋落的差不多了,很多家族哪有那麼多的青壯子弟?
所以到了現在御林軍不但數量不足,自然從普通軍隊當中也補充了一些人,滿打滿算也只湊了五千多人而已,但是空出來的那些名額大概都被各級軍官吃了空餉了。
柏虎班的家族也算是渤海大族了,且跟王室有關,所以他算是出身貴族,並且早年從軍,從資歷上來講,等於是資深人士,但這麼多年來也只混了個羽林衛的偏將而已。
就在官場的柏虎班很清楚自己現在的處境,上官羽林衛大將軍獲罪被貶,自己原本是沒有機會的,但是自己被推出來,只不過是人家的擋箭牌而已。
他深知自己沒有背景的後果,所以一直都戰戰兢兢的,直到扶余城大都督領兵前來,他似乎一下子看到了機會。
忠義軍一戰而勝,造成了中京震動,渤海朝廷震動,國君大喜過望,柏虎班頓時就看到了希望。
扶余城的忠義軍這夥人無疑是未來渤海國的中堅力量,而且在朝中的勢力將無可阻擋的崛起,但從那位大軍師李耕不斷接受大欽茂的接見就能看出端倪了。
這個機會說什麼也要抓住,更重要的一條,御林軍歷來都是渤海國有誰最多的地方,但是這幾年……大家的日子每天都過得緊巴巴的。
而打仗無疑是軍方獲得利益最佳的方式,但是御林軍如何有機會去前線打仗?
別說,以前還真有,當初剿逆討伐的戰爭中渤海軍還真的有些戰績,那個時候渤海國的的實力還比較強大,軍力也不弱。
當年渤海國驅逐黑水靺鞨,驅逐契丹部落,總還是獲得了不少勝績的。
這個時候,御鈴軍都會有機會參與戰爭的,這種順風仗是最舒服的,不但能夠獲得軍功,還因為一路推進軍隊所獲得的收益,更為豐厚。
軍隊過境百姓是總要遭殃的,不但可以從俘獲當中得到各種財富,還能在當地民間搜刮到無數的財富。
這才是柏虎班最在意的,也是想為御林軍謀些好處,除了個人威望上會得到好處,還因為收穫好處,將來自己向上爬的時候,也有資本投資。
而要想獲得收益,那就需要先做點投資,現在他就要拉攏目前朝廷的關鍵紅人李耕,這位扶余城忠義軍的大軍師。
所以現在他就要極力巴結李耕了!簡單的交談了幾句,柏虎班謙卑的向李耕表示了自己意思,讓李耕幫助自己跟大欽茂美言幾句,可以跟隨忠義軍北上抗倭。
反正現在中京的安全上穩如泰山,御林軍留在中京也是清閒,而且大家都向為國出力,更憤慨與外國軍隊在國內肆虐禍害百姓,所以都想要上前線去打扶桑人。
李耕琢磨了一下就明白了柏虎班的意思了,隨後立刻滿臉笑容的答應了下來,隨後去見大欽茂。
李耕與大欽茂相處融洽,他很清楚大欽茂喜歡什麼,說的話做的事也都是投其所好,往往能夠搔到大欽茂的癢處,讓這個現在腦子不太好使的渤海國君對他大為欣賞,甚至到了每天不見他就很想念的程度。
李耕當然知道大欽茂想要啥,更知道他想聽什麼?他的思維模式比之古人要領先一千年,知識儲備更是古人無法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