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件事李耕也不得不告訴白泉禮,就他對扶桑日本的瞭解,唐代的時候,因為高宗的時候,中日之間因為新羅百濟之間的內戰爆發!兩方是打過一場仗的。
當時的大唐屬國新羅與百濟交戰,百濟因為與扶桑日本關係交好,於是扶桑日本派出兵馬支援百濟,將新羅大得很狼狽。
於是新羅向大唐求援,這一場大戰便爆發了,大唐的軍隊不但橫掃了百濟的軍隊,將他們逼到了半島的最南端,並且幾乎滅國。
隨後百濟投降,向大唐稱臣,而這時候扶桑日本卻不幹了,但是在白江口一戰,大唐軍隊以三千人帶著五千新羅士兵大敗扶桑日本的三萬軍隊。
這一戰之後扶桑日本退回了日本本島,幾十年來一直緩不過起來!他們意識到自己與大唐的巨大差距,於是開始轉變了思路,不斷向大唐示好,並且年年派遣使臣前往大唐的國都長安,向大唐學習先進的文化和技術,這就是遣唐使。
扶桑日本放低身段,那可是骨子裡面真的被打疼了!從上到下的一致認可,他們是低等落後民族,落後就要捱打!於是觀念轉變了。
這段時間兩國之間的交往不斷,也相應的開發了幾條航線,從扶桑日本直通大唐的遼東,山東乃至寧波等地。
而最早他們想要前往大唐則是需要登入朝鮮半島,然後再透過陸地進入大唐國境。
而隨著交往的不斷進行,這些前往大唐的海上線路也逐漸的繁忙起來,而扶桑人最喜歡的兩條海上航線一條就是透過山東半島登陸,一條則是透過寧波港登陸。
白泉禮對於扶桑國日本的遣唐使是知道的,也知道目前寧波港哪裡出海之後有洋流和順風向,可以講船直接吹到扶桑島國。
但是大唐與扶桑島國的關係,乃至扶桑島國之內的情況,他們對待大唐的國內態度他就不清楚了。
但他四海通商行人員眾多,肯定是臥虎藏龍的地方,想要找這方面的專家,也不是找不到。
所以李耕不擔心他這方面的問題!
於是扶桑島國那邊的國內情況要先弄清楚,其次是如何開拓這樣的海外商路,加上這個歷史時期,扶桑日本發現了大量的銀礦,他們的白銀產量不低,這玩意是硬通貨,能搞得越多越好。
他現在所操心的事情是遼東半島這邊的港口,如果不是後來的旅順港,那麼後來的旅順港是不是要自己來開發?
再者說,他是有很明確的目的性的,單單一個港口的利益絕對無法滿足自己的胃口。
“山東半島那邊你們四海通的關係如何?我記得這兩年你們在那裡收糧食,然後轉賣遼東,讓當地官府的人不是很滿意啊。”李耕說道。
白泉禮露出狐狸一般的笑容,他將車窗上的簾子放下來,車內的光線變得昏暗了一些。
“大唐目前富足啊,山東那地方,糧食產量並非多高,但卻跟那些當地官員的政績掛鉤!以往遇到災年,他們自然會從江南等地購買糧食充數!做官的有的是辦法,所以不高興只是態度!而態度轉變只需要給他們足夠的利益就行了。”
李耕看著他,壓低聲音道:“那可是聖人之鄉,道德之地,難道……?”
“呵呵,聖人也要吃飯不是,咱大唐的官場上做事明著有明著的辦法,暗地裡底下有底下的做法,只要朝廷滿意,民間自然滿意,導航那裡也是如此,你是沒去過江南等地,都一樣!”
李耕嘆道:“這些門道那可是被你們都琢磨透了,不過我還真的想走一趟江南之地,要知道我家祖上可是越王的封地,我還沒去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