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內城他們也進不去啊。
李鉻家送的感激禮不僅是送到了賢王爺手裡,賢王爺還吃了並且還誇了句話的這事被傳出去後,那些想感激賢王爺的人便‘瘋’了。
有人嘗試著戰戰兢兢的託守城的禁軍幫忙把一框雞蛋送去賢王府,怕禁軍不願差點沒給跪下,沒曾想禁軍在這事兒上挺好說話,竟然二話不說就接了,還問他家住哪裡姓甚名誰,他好將雞蛋呈上去時告知賢王府。
【老百姓們哪知道哦,祈寶兒那時還是兵部尚書,那可是幾乎所有兵的頭兒;
其又是個在金鑾殿裡踹傷過相國踢死過侍郎而皇上連訓都沒訓過的人;
身為禁軍,哪個不想能靠近賢王爺些?
只是往常賢王府那塊不歸禁軍管,準確的說靠近皇宮的一塊都不歸禁軍管,那是御衛的地盤,並且都是各府有著各府自個的侍衛,他們禁軍平素連靠近都沒資格。
也就更甭提巴上賢王爺啥了,見都見不著。
現在,禁軍也有了能靠近賢王府的機會,李中那小子因為賢王爺當時高興還得了賞,是柄削鐵如泥的匕首,他們頭兒都羨慕得不得了,那眼珠子都快粘到匕首上了;
要不是匕首是賢王爺賞給李中的,他們都懷疑頭兒會幹出一向他自個都不恥的強一搶的事兒來。
所以幫著遞個禮的事兒,禁軍們那可是搶著幹。】
有一便有二,漸漸的,內城的城門口便有了一景,靠內的城牆下經常會堆著一堆看著就是尋常百姓家的不怎麼稀罕的東西。
有各種或新或舊的食籃,有用油布包著的方塊塊,有堆得滿滿的一框框雞蛋鴨蛋鵝蛋,甚至還有綁住了腳的活雞活鴨活鵝這些。
賢王府後門所在的巷道里也多了一景,每到禁軍換班後不久,就會有一群的禁軍或拎或搬或抬或背的整得跟逃難一樣的過來,然後放下東西敲下後門就跑。
你為百姓做了事,雖然你也許從來沒想過百姓會記得,但百姓卻是真真的感恩,且自己本來日子就苦卻還是要將家裡最好的送來,哪怕你壓根不知道他們是誰。
這感覺,說真的,不賴。
那些送東西的百姓也都鬼得很,禁軍倒是有要他們留下姓名住址,可卻沒一個有留,一開始還會說聲是送給賢王爺的,後來更是說都沒說的東西往禁軍手裡一塞就跑。
你想還回去都沒地兒還。
賢王府倒是有想過法子,就是每天派倆侍衛也到城門口去站崗,專門攔往禁軍手裡塞東西的。
然,一點用沒有。
有時你就轉個身的功夫,城牆邊就竄出來一個人把東西塞禁軍手裡,或是放禁軍的腳邊,然後就跑;
你追了這頭吧,那頭又來個放下就跑;
整得就跟玩起了間0諜戰一樣的,每天都城門口的倆回來時都能身子被掏空了一樣,還啥效果沒有的後面跟了一群手裡都拎著東西在偷笑的禁軍。
狠還是祈寶兒狠,這麼著不是辦法,索性也甭攔了,你越攔可能大家還越來勁,也許送一陣那股狂熱勁過去了大家就不會再送。
能來送感激的,八九不離十都是英烈家屬或是傷殘兵的家人,還是她想辦法從其它地方去補償大家吧,比方說冬天給大家發棉襖棉衣等等,辦法多的是,她又不差錢。
麻煩的是那老些東西賢王府壓根吃不完。
索性的往下賞,禁軍每天跑來跑去的辛苦了,吾心甚惜,賞!
我讓你搬過來再繼續的搬回去。
於是,祈寶兒就這麼她自己都沒注意到的,收服了一大批的民心。
可把內城的人嫉妒的不行,好些都想當面問問她是不是在改0革時就已經在預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