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棋自從跟著祈寶兒來到京城後,一直都住在賢王府,算是賢王府的府醫。
所以賢王府內發生的事,可以說灼棋一直都看在眼裡,包括有時祈寶兒自個都沒發現的事,比如老爺子老太太倆平素裡的某些動作這些。
老爺子老太太真心疼愛師叔這些,那是毋庸置疑,說是倆老把師叔當成了眼珠子是一點不為過。
可也正是因為老爺子和老太太/太過寶貝師叔,太過珍重師叔,這讓他們在做有些事的時候就會顯得比較的不公。
且同樣是因為太過在乎,本就見識不算淵博的二老有時在針對師叔的事情上,就會過於緊張而反而會‘好心辦了壞事’。
比如就說讓三郞留在京中當‘混子’這事兒;
老爺子的想法倒不能說他有錯,自古以來但凡是功高可震主時,其府上是必要出那麼一兩個上不得檯面的混子的,否則你越發是一塊鐵銅,就越發的讓人忌憚。
這世間向來只有千日抓賊的道理,又哪有千日防賊能防得住的?!
只是他們沒有考慮過,師叔尋不需要;
師叔手握大權成重臣,與尋常手握大權的重臣不同,因為自個能力不在一個平行線,別人需要顧忌的太多太多,在師叔這兒都完全沒必要。
換句直白的話說,就是別人懼怕帝王,而師叔並不懼,真把她給惹急了,她就憑自個一個人就能掀翻整個朝廷;關鍵是,對於這點,天子和重臣們心中都有數。
無畏也就無懼,所以在平常行事上,師叔就不需要藏頭縮腳。
相反著,多個‘混子’的嫡親兄長,整出些事來反而讓師叔在民間的名聲受到了影響,頗有些得不償失。
倆老二也沒認真的去做判定,三郞又是否真的適合當這個‘混子’。
就拿晉王府來說吧,晉王府與祈家有些類似,排除開祈寶兒這個外掛般的人物外,老晉王和祈康安一樣都是靠著自己駐守邊關以命相搏,這才讓家族逐漸起來並在京中佔了一席之地。
老晉王手握重兵守著要塞,可偏他的子女個個不爭氣,尤其是現在的小老晉王,在他年輕時,在京中哪個提起他時不是直搖頭?!
可小老晉王混名無揚,但卻從未做過一件能真正用錯來形容的事,現今那些年長的去回想,也就記得他混,可他混在哪,沒人說得出來。
灼棋見過幾次小老晉王,人那是真睿智,用隨意一句話都能代表一個人生說他都不為過。
再說句大不敬的話,在灼棋看來,小老晉王的學識和被天下人所傳頌的衛駙馬相比,都略勝一籌。
這才是各重權重兵在握家族所特意選出來的‘混子’,為的除了讓大家對他們家族少些惡意和多餘的戒備外,更多的是為防萬一的為家族留下火種。
許多人以為‘混子’是被推出去犧牲的,其實不然,於許多的家族來說,擺在明面上功成身就一瞅就是家族希望的孩子未必是真正被寄予希望的那個,反而是‘混子’才是。
因為越是有才的後輩,受家族重視的同時也越受外人的注意,做些什麼那可以說是都在眾目之下;可‘混子’就不同了,誰會去在意一個混子他又和狐朋狗友去了哪裡吃酒或是上哪遊玩去了?
在灼棋看來,三郞並不能勝任老爺子給他的這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