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第770話 大賢王喪(三)
‘愛女寶兒親啟:
寶兒,當你看到這封信時,父王應該已經不在了。
為父這一生,上無愧於天,下無愧於地,對得起君,對得起天下百姓。
唯獨, 愧對了一個真心對為父的女子。
為父負了她一世,換來自己一生孤寂。
為父未悔過。
這一生,為父生為君家兒郎,身上揹負著天下安定,肩負著黎民百姓,許多事,為父做不得也想不得。
為父累了, 也惓了。
若有來生,為父不願做那天家之人,只願生於平常人家,能夠心無旁騖的陪伴在她左右。’
祈寶兒緩緩的拆起信件,輕聲問道:“王爺,是不是對自己的身後事另有交待?”
來人正是無影軍的主將凌忠耀,也是大賢王除楊公公外最為信任的人。
凌忠耀點了點頭,他沒有立刻和祈寶兒說大賢王的遺願,而是先和祈寶兒說了一個故事。
——在大賢王六歲時先皇駕崩,不過在先皇駕崩前對大賢王早已有了安排,先皇一駕崩,大賢王便被上清宗的宗主親自前來接去了上清宗。
之後大賢王就一直居住在上清宗,每天除了練功外就是泡藥湯,日子枯燥又乏味。
直到大賢王十六歲那年,他認識了讓他乏味的日子重新有了顏色的女子。
清雨是個農家女,家就在位於上清宗山腳的一個村子裡。
那年,僅只五歲的小姑娘為了救與其相依為命的父親,在一個下著大雨的夜裡,爬上了上頂的上清宗, 一身狼狽的出現在大賢王面前。
大賢王是如何與清雨認識, 後來又是如何與清雨相處這些,凌忠耀也不甚清楚;他跟隨大賢王時大賢王都已經將近五十,清雨姑娘早已去逝;他所知的,也就是大賢王曾有一次酒醉後說了不少有關清雨姑娘的醉話,他從中猜到了一些。
大賢王從清雨姑娘五歲與其認識開始,兩人互相陪伴著一直到清雨姑娘十五歲,整整十年。
那一年,北方大旱,幾乎是顆粒無收;而皇上還未全掌朝中大權,連撥個賑災銀糧這樣的事情皇上都做不得主。
皇上去書給大賢王,請大賢王歸京,負責賑災一事。
為了北方的災民,大賢王回京了。
在回京前,大賢王曾答應過清雨,等把賑災一事辦妥,他就會回來接她。
可這一走,大賢王便再也沒回去過。
賑完了災又有其它的事, 皇上的不易,百姓的不易,都讓大賢王脫不開身。
君氏的天下, 身上有著君氏最純正血脈的大賢王,也不可能親眼見著其落入旁人的手中。
最重要的是,大賢王不想清雨跟著他過上擔驚受怕的日子。
大賢王以為沒了他,清雨會尋個普通人嫁了,會平平淡淡但也安安全全的過完她的一生。
只是他沒想到,清雨在他離開後一直在等他,等了足足五年後,不聽村民們勸解的甚至獨自一人出了村,準備上京來找他。
一個女子,還是一個再尋常不過一點功夫都沒有的女子,獨自走在隨處都有可能有土匪的路上,其結果,可想而知。
“王爺,是想與清雨姑娘葬在一塊?”祈寶兒神色不明的看著手中的信問道。
凌忠耀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