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年8月26日上午,上次上課的教室,王雋手持一本教材,踏進了門檻。
身上穿的雖然是麻衣麻褲,但他衣著整潔,臉龐光亮,頭髮雖然有點長,但彰顯出瀟灑,自信中還透出一絲獨特的藝術氣質。
人群中一陣驚呼,那是圓鰲坑的七個學員發出的,就好像眾多粉絲看見了心中的偶像。
在圓鰲坑,雖然沒幾個人見過王雋,但王雋的名號已經在泰羅族極為響亮。不只是因為他是王族的首領,更因為算術、磚瓦房、《西遊記》等等讓人驚歎的知識、技術和故事。
美琳一聲“起立”,眾學員都站了起來,齊喊:“老師好。”
王雋微笑著說了聲:“同學們好。請坐。”
眾人落座。
因剿滅毛族耽誤了兩天的培訓,終於又開學了。
和以前一樣,老師就王雋一個。
美琳是助教兼班長。
除了粉筆和黑板,這次沒人還發了五張十六開的紙,這讓學員十分高興。須知,紙這東西,只限於各地負責人才有少量分發。
至於筆墨和硯臺,教室裡放了幾套,由美琳掌管,供大家領用。教會大家使用這些工具的任務,就落到當初抄寫課本的兩個學員身上了。
每門課都有一本教材供大家備查,同樣由美琳掌管。
這一期依然是四門課:科學常識、數學、語文、音樂。
以前兩期的培訓為基礎,四門學科的內容將進一步提升。
科學常識將結合生活和生產需要,講解相關的科學知識;
數學要熟練掌握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學會分數、小數的用法;學習簡單的平面幾何知識,掌握簡單圖形的面積和周長演算法;
語文的目標是繼續掌握更多的漢字,能寫簡單的短文;王雋的目標是以後各地可以用書信往來,報告情況。
音樂,王雋要教會大家基本的樂理,並且教幾首抒情歌曲,不再是軍歌和進行曲了。畢竟,精神生活也要慢慢豐富起來。他還要讓大家初步認識簡譜。
至於上課時間,以前是半天,偶爾全天。這一期則改成了全天上課,偶爾做其他的。
——
上午上完課後,王雋叫人拿上一大一小兩塊神秘的木板和四個陶罐上來,告訴大家這是圍棋。
這是一大一小兩副圍棋。
大的木板是十九路的標準圍棋。
而小的是十路的小圍棋,這是王雋考慮到標準圍棋路數太多,下一把要很長時間,特意取了其中的四分之一大小的棋盤,做成了圍棋的縮小版。
學員都圍了上來,問首領圍棋有什麼用。
王雋道:“很簡單,兩個人各拿一種顏色的棋子,輪流放在交叉點上,看誰圍的空更多。唯一的規則就是如果圍住了對方的棋子,則可以把這些棋子吃掉,拿出棋盤。”
“這麼簡單?”長林問。
“規則就這麼簡單。”王雋道,“不過我告訴大家一個訣竅,自己的棋要是不想被吃,就必須做出兩個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