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又遇大雨。
到了中午,大雨過去,驕陽如火,酷熱難耐。還好,古代植被濃郁,大多數時間是在樹蔭下行走,多少會好受點。
戰士們都拿著一些戰利品,一宿未睡還要打仗,打完仗馬上又往回趕,可謂不辭勞苦。不過眾人熱情高漲,沒有人覺得辛苦,畢竟打了勝仗。
尤其是貝麗,剿滅了世仇,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對整個部族都是大喜訊,心情十分愉悅。一路上她和美琳不停說笑著。
王雋空著手走在隊伍中,內心雖然也是高興,但他可沒有眾人那麼樂觀。
作為首領,他要考慮整個部族的生存問題。
憑直覺,毛部族不止這一個部落,只是不知道這個部族到底有多大。
毛族人的身體素質他是親眼目睹了的。這些人相當彪悍無畏,戰鬥力不可小覷。
如果人數眾多,後面免不了還有硬仗要打。
此外,北面的土由族,原本比泰羅族強大,再拉來一個強大的助力,聲勢便嚇人了。如果她們向圓鰲坑發難,王族應當如何應對?派兵和北方人血戰一場,還是派出使者媾和?
他還擔心桃花。
王雋知道桃花這樣做都是為了自己。假如她有個三長兩短,怎麼對得住自己的良心?
老闆不是那麼好當的——這是他以前得出的結論,現在更有切身體會了。
不過當過了老闆,再讓他做小兵,王雋認為那也是不可能的了。
老闆再難當,也是當老闆好。
這涉及一個自由的話題。老闆可以作主,而打工仔只能聽命於人。一旦你成了一個發號施令的人,有朝一日失去權力的話,那是很難忍受的。
罷了,該來的總會來的,什麼毛族土由族,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暫時不去想那麼多了。
歇腳的時候,為了減少疲勞,王雋給大家講故事。
一聽說首領講故事,戰士們便來了勁,一下圍了過來,都想聽故事。
王雋的《西遊記》已經在王族傳開了,受到熱烈吹捧。甚至,泰羅族也在流傳,熱度不亞於王族。不過傳了幾手之後,故事已經大大走樣。孫悟空不再長得像個猴子,已經成了英俊的小帥哥了。
現在能親耳聽到首領講故事,是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西遊記》之前已經講完了,這次王雋講了個成語故事:刻舟求劍。
這種有關哲學智慧的故事,眾人自然是沒人聽過的。
當然,“舟”是什麼,要適當解釋一下。
故事講完了,王雋要大家說出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聰明如美琳、長林諸人,很快就能領悟其中的深意。而對大多數的戰士來說,雖然沒有那麼聰明,但在王雋的啟發下,最後也找出了答案。
找到了答案,自然是欣喜萬分,印象深刻。而這,也是王雋想要的效果。
“好吧,故事講完了,大家繼續行進。”放鬆了一下,王雋笑吟吟地下了命令。
天黑的時候隊伍渡過柳河,回到了明珠城。
而聽說打仗的族人回來了,城裡的人都湧出來,把凱旋的隊伍圍了,幫著拿東西,打聽戰鬥情況。
英子早已盼著隊伍回來,做了好吃的,犒賞軍隊,慶祝勝利。
“你倒好像能掐會算似的。”王雋衝英子笑道。
“我們的隊伍,從來都是百戰百勝的,所以我就先準備了。”英子道。
“千萬別這麼說。有句話叫做‘勝敗乃兵家常事’。戰場上的情況瞬息萬變,別以為自己永遠都是打勝仗。”王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