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跟著鄭師傅來的那些徒弟看見姜家招待的飯菜也不由得震驚了,他們跟著師傅幫很多大戶人家人蓋過房子,也沒見過這麼好的飯菜。
那些有錢的大戶人家最多提供一頓乾飯,一素一湯,心善的人家最多素菜裡面摻一小點肉沫,這已經算是頂好的了。
沒想到姜家不僅提供乾飯,有實實在在的肉、有炒菜,還有一大鍋油亮亮的大骨頭湯,裡面飄著雞蛋花……這飯菜簡直太豐富了!
院裡的眾人都是如狼似虎地吞嚥著,沒有人說多餘的一句話。
吃飽喝足後,眾人沒有休息,即刻起身繼續幹活。
這一頓富足的飯菜,讓他們覺得那三十文一天的工錢給的實在太多了,不多幹點活都說不過去。
打完地基,緊接著便要開始和泥、壘磚頭,修建樓房的的第一層。
鄭師傅原本還在想著那混凝土的事,轉眼便見到工人們用來壘磚的水泥,頓時又是一個激靈。
這玩意兒又是什麼?
不像大戶人家蓋房用的黏合劑白灰,也不像村裡人做土牆用的黃泥、水和稻草混合物。
他滿腹疑惑,但還是耐著性子沒問,招呼著自家徒弟更加用心地壘好這裡的每一塊磚。
時間漸漸來到了下午。
幹了一天活計的工人們不僅不累,一個個還尤為精神。
因為姜未當天結工錢了。
姜曉曉坐在院子的桌前,桌面上鋪著一張宣紙,上面是她記錄著每一個來她家蓋房子的工人名字,姜未在旁邊負責發工錢。
姜未每發一個人的工錢,姜曉曉便在人名後面打個勾。
熱乎乎的三十個銅板到手,工人們也高高興興的回家了。
來姜家幹活供飯,但也只供中午那頓,下午那頓領完工錢回家吃。
這也可以理解,姜家供的飯菜實在太奢侈了,要是一天供兩頓,那不得把人家吃破產。
工人們陸陸續續地回家了,鄭師傅帶著徒弟也離開了,天色一黑,是沒法施工的,他們只能明早再來。
這裡沒地兒住,只能回鎮上的居所,好在鎮上離這玉河村也不遠,坐馬車不到半個時辰就能到。
秋蓮娘和趙大嫂也已經收拾完院子,工人們吃過的碗筷仔細洗過,還用沸騰的水燙過,最後整整齊齊地碼在櫥櫃裡。
姜未照樣給她們算了工錢,給四十多號人煮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便給了每人十五文錢。
秋蓮娘和趙大嫂自然是又驚又喜,她們來幫忙做飯,就壓根沒想過要工錢,村裡人有哪家辦喜事的,請人幫忙去做飯,最多也就給些雞蛋做謝禮。
兩人原本想拒絕的,但奈何執拗不過姜未,便收下了。
臨走的時候,姜曉見鍋裡還剩些紅燒肉,已經涼了,便讓兩人一起帶回去,給家裡人吃。
趙大嫂和秋蓮娘高高興興的接受了。
這可是獐子肉做的紅燒肉,平時吃都吃不到呢,家裡人有口福了!
兩人走後,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
忙活了一天,姜未現下也有些累了,她伸了一個懶腰,轉頭便見自家閨女正朝她招著小手,脆生生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