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出鄭師傅身份的人是村裡一個年邁的老人,他年輕的時候走南闖北,去過不少地方,雖然沒去過那傳說中天子腳下居住的京城,但對鄭師傅這號名人也有所耳聞。
村裡的人聽到這話,愈發驚歎姜家有本事,竟然連鄭師傅這樣的人都請得起!
鄭師傅選好地基後,便帶著自己帶來的那幾個徒弟開始根據宅基地的形狀和地態劃分房屋的朝向和功能區域,並做好記號,方便後續施工。
劉大剛找來的那三十多人便在那片區域上清理地表上的浮土和軟土。
姜家選擇蓋房子的這片地好,土質較硬且地勢平坦,最適合打地基,如果是那種土質較松的地方,就需要讓人一直往下挖,直到挖到地下硬層才行。
沒多久工人們就清理乾淨了地上的雜物和軟土。
姜未帶著五六個人去了院子,剩餘的人便跟著鄭師傅動工挖地基。
這會兒日頭已經升上去,天氣漸漸熱了起來。
村民們看了一會兒熱鬧已經散去,各自幹活,院子外面已經沒有閒雜人等。
姜未帶那那五六個人來到一大堆準備好的水泥、砂、石料面前,邊上已經備好了鏟子、棒槌、水桶之類的工具。
這幾人不知道被單獨叫過來幹什麼,正疑惑間,姜未便讓他們將地上的水泥和砂盒石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好,然後澆上水,攪拌。
兩人負責去井水提水,兩人負責加料,還有兩人負責攪拌。
幾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雖不明白這是幹啥,但也老老實實按照姜未的吩咐做了。
其他人不明白,但在邊上看著的姜曉曉心裡卻是十分清楚。
她家孃親這是準備用混凝土打地基呢。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地基是建房子的基礎,決定著上層房子的好壞,要加以重視。
自從她家孃親加工加點大量製造水泥的時候,她就隱約猜到了,這個時代的大戶人家建造房子,地基填築一般選用砂土或者礫石,她家孃親自然是看不上這些東西的,既然水泥已經制造出來,那混凝土也不成問題了。
混凝土是一種高強度、耐久的材料,不僅具有極好的承載能力,而且耐久,抗水效能好。
用混凝土澆築的地基,抗壓能力好,就算來了地震,也不會輕易塌陷。
這邊安排好人手攪拌混凝土後,姜未便繼續去地基那邊盯梢,由姜曉曉來負責照看混凝土的攪拌進度。
攪拌混凝土不僅是個體力活,還得細緻,攪快了和攪慢了都不行,攪拌的時間和速度要按照材料的比例和質量等因素進行調整,才能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蓋房子這邊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秋蓮娘和趙大嫂也在灶房裡忙得不可開交,就連來幫忙的春芽和春苗也忙得沒停歇過。
除了要準備那三十多工人的吃食,還要準備鄭師傅以及他帶來的那些徒弟的。
姜未也早早的在灶房裡備好了食材,大白米、雞蛋、蔬菜,還有兩隻獐子肉。
這獐子是姜未很早之前在山上獵到的,但她空間裡向來不缺肉,便一直放在空間裡留著沒吃,這次正好派上用場。
這是工人們的第一頓飯,馬虎不得,秋蓮娘和趙大嫂打了十二分精神,用心做這頓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