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陳平向孟壽講述了那個極其粗陋的“《勸學詩》擴充版劇本,然後讓孟壽找來煉器師和一些閒人,準備製作出影玉並把那個粗陋劇本給拍下來。”
原本以為這會是一件得簡單的事情,手到擒來就能搞好,然後把故事賣給儒門當做廣告,最好能換上個一兩千枚培元丹。
至於其它的,當時還真沒敢多想。
誰知道這件事情計劃起來簡單,實施起來難度大到超乎想象。
影玉錄製影像倒是沒什麼問題,畢竟是術法,效果要遠比陳平前世的高畫質攝像機好上數千倍。
播放也沒什麼問題,只要稍有真元修為,就能將影玉中錄製好的影像播放出來。
甚至沒有真元修為也可以,只不過不能播放,只能自已將意識沉入影玉中觀看影像而已。
有問題的是表演。
和陳平原本世界的人不同,這個世界裡的人完全不懂舞臺表演為何物。
孟壽給他找來的那些閒人沒辦法想象自已是個窮書生,沒辦法把自已鄰居的角色正常表演出來,更沒辦法把窮書生成就狀元的過程完整地表達出來。
沒辦法,陳平只能自已身兼數職,自編、自導、自拍、自演,勉勉強強把這個其實非常簡單的勵志“電影”給拍了出來。
以他自已的眼光來看,簡直是慘不忍睹。
除了他在表演過程中偶爾觸發特效金手指時,那點不同尋常的特效也能過目之外,其它的就跟狗屎差不多少。
可是,以從來沒有見過這種藝術形式的土著眼光來看,簡直是驚為天人啊!
他們從來還沒有想過,世界上竟然還有這種神奇到極點的講故事方法。
然後,理所當然的,陳平大火特火,成了所有有幸目睹他形象的東土人心裡最牛叉的偶像。
幾乎所有人都對這部名為《勸學》的電影滿意到不能再滿意。
那些觀眾滿意,因為他們不那麼深刻地瞭解了儒門,懵懵懂懂中知道了有這麼一條可以讓他們擺脫困頓生活的出路。
還有一些聰明人,則是從中嗅到了商機,他們最後發現了一個新產業。
儒門滿意,因為《勸學詩》和《勸學》給他們帶來了大量新鮮血液,足以抵消他們因為降低門檻而產生的損失,而且還有非常多的富餘。
各諸候國的國主們滿意,因為《勸學》一出,人人勤學好問,國家風氣為之一清,治安好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陳平和他的支持者同樣滿意,陳平自已收穫了名利,孟家、傅家、趙家,還有那些早早投靠陳平的同年同黨,同樣收穫了巨大利益。
如果說還有不滿意的,那隻能是道門和佛門了。
但是眼下陳平和陳平背後的儒門氣焰正熾,他們就算不滿,也不可能做出什麼。
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陳平丟下了平京以及各地如火如荼的事業,只帶寥寥數人,來到形勢波雲詭譎的大漢國都——長安。
因為,三年一次的會試就要開考了。
喜歡修仙靠特效請大家收藏:()修仙靠特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