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世界的大漢帝國,和陳平原本世界的東漢末年有些相似,但又不盡完全相同。
這裡同樣是皇權旁落,諸候並起。
千年前,大漢帝國開國皇帝,同時也是在任時間最長的皇帝——大漢高皇帝因渡劫失敗駕崩,其238世孫意外繼位,成為大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大漢泯皇帝。
從那時起,原本興盛的大漢帝國就開始了不斷衰落、不斷崩潰的末日之路。
千年時間裡,124位大漢皇帝走馬燈似的輪番繼位,然後又輪番駕崩,在國都長安上演一幕幕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劇。
這些皇帝在位時間有長有短,最短的就是那位大漢泯皇帝,僅三天就駕崩昇天。
最長的,反而是現如今這位大漢孝成皇帝呂良,59年,眼看就要坐滿一個甲子的皇位。
但實話說,這位孝成皇帝的一個甲子並不開心。
這是大漢億億百姓眾所周知的事實。
另外一個事實,則是在孝成皇帝在位的59年裡,諸候分裂的情況愈演愈烈,各大諸候自立為帝的意願表露無疑。
如果不是有儒門的強力彈壓,孝成皇帝隨時都會成為最後一任皇帝。
兩個世界的差異,就在於一個是普通世界,儒門本身並無武力,只能依附於皇權而生,皇權興盛則儒門興盛,皇權衰落則儒門衰落。
而這裡是仙俠世界,儒門本身掌握了極其強大的武力,皇權反而只能依附儒門而生。
千年前儒門興盛,大漢高皇帝可以毫無顧忌地修煉求長生,儒門衰落之後,連這位壽元萬年的高皇帝也不得不駕崩。
但不管何時何地,何種世界,人們對權利的渴望總是無窮無盡的。
正是這種渴望,讓幾乎每一任大漢皇帝,都會在有意無意間對儒門作出一些反噬行為。
孝成皇帝呂良所做的反噬行為,就是崇佛尊道,抑制儒門。
原本這種事情沒有什麼,不管是儒門、佛門,又或者道門,都不甚在意。
畢竟現在儒門和各諸候國勢大,大漢皇帝的命令連皇宮都出不來,更別說國都長安了。
頂天,這位呂良皇帝也就是個吉祥物而已,有用的時候搬出來招呼兩句,用完就不知道丟哪裡去了。
但是現在不同。
陳平《勸學詩》的出現促使七聖下定決心革新,《三字經》又給這場轟轟烈烈的革新指明瞭道路,電影《勸學》更是以直觀有效的方式極大地增強了人們對儒門的信心。
種種措施共同作用之下,一年半後的現在,整個東土儒門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上到下,所有人都洋溢著無與倫比的自信。
這種自信是千年前儒道之爭後儒門門徒所失去的,又在百年前被佛門更進一步砸碎過。
然後,重拾信心的儒門有了更進一步的想法。
他們現在對道門和佛門很是不滿,想要藉助革新的風潮,一舉收復百年前、千年前他們曾經失去過的東西。
道門和佛門能力壓儒門入駐東土,自然也都不是省油的燈,絕對不可能任由事情就這麼一直髮展下去。
在這個時候,儒門革新旗手陳平即將遠赴大漢國都長安參加會試的訊息,忽然間就傳遍了整個東土大陸。
所有人的注意力,也就被這個訊息有意無意地帶到了國都長安這個原本不受人重視的地方。
這些,就是陳平即將面臨的險惡境地,但他並不能清晰地瞭解一切,只能從紛亂的資訊之中琢磨出那麼一點點感覺而已。
.
.
夜。
狀元樓,天字甲號客房,正房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