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一炷香的時候,證據傳遞完畢,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文家護下被梁將軍逐出族的張宮,然後暗示蕭家收買張宮,偽造通敵新建,作為首告進入大理寺。
梁景湛交上來的,不但有蕭乾的親筆信,還有文之水的信件和記事本。
都知道文之水是武將,卻有寫記事本的習慣。
不知道梁景湛從哪裡偷出來的,文之水日記裡,多半是對那些女孩摧殘的各種手段和心得,只有兩頁,洋洋得意記下自己算計梁家的伎倆。
許是記下這兩頁紙的時候,文之水以為梁家死絕了,也沒有人會翻出他隱秘的記事本。
梁景湛將記事本當眾拿出,真是費盡心機。
哪怕有些官員對梁家一案不以為然,可記事本裡變態的手段,足以令人將文之水碎屍萬段。
永明帝問:“長興伯,蕭乾已經死了,文之水也昏迷不醒,你又怎麼證明,這些東西不是你找人偽造的?”
梁景湛輕輕一笑:“上官太後能為臣證明!”
眾人嘩然。
永明帝更是差點從龍椅上跳起來。
怎麼又牽扯出上官太後?
他怒道:“放肆,太後深在內宮,怎知朝廷政事;長興伯,不要大放厥詞!”
永明帝想起昨天,上官太後將梁景湛等人請進永壽宮的事情。
上官太後想幹什麼?
藉著梁景湛的手,將自己拉下皇位?
他雖然不想做這個皇帝,可主動不做,跟被人逼宮,卻是兩個概念。
梁景湛卻說:“當年蕭文兩家,汙衊梁家通敵,證據就是偽造信件;
那些所謂的通敵信件上,該有梁將軍的印簽,成了梁家通敵的鐵證;
然而先帝和太後都知道,梁將軍的印簽早在一年前就丟了,他早就報備了朝廷,換了新的印簽;
這些事不知道為什麼在蕭文兩家汙衊的時候,先帝並沒有提出疑問;
這件事情,太後娘娘知道詳情!”
永明帝兩眼發直,欲言又止。
梁景湛話裡的意思,是先帝也參與其中,默許了人汙衊梁家?
平津侯陰鷙的望了梁景湛一眼。
真是好本事,瞞的他們死死的。
上官太後懷疑文家害死太子,自然樂意看著文家倒黴。
然而案情又牽扯出先帝,讓身為兒子的永明帝,又該如何自處?
辦親生父親的罪名嗎?
梁景湛其實,也不願意這樣將永明帝拉下水。
但這是太後同他交換的條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