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方舟的住處後,申溪一路小跑回了家,一推開門,就看到了客廳里正在聽著什麼的孔晶。
系統的聲音可以在人的腦海中響起,所以系統介面實際上是有外放和內放兩個選擇的,只要選擇後者,所有經由系統發出的聲音,都會變成只有操控者能聽得到。
可以說是終結外放的超級便利功能。
而聽到了腳步聲,孔晶也睜開了眼睛,轉了過來。
看到是申溪後,臉上頓時出現了喜色。
“你回來啦,結果如何?”
“區域長採用了我的建議。”
申溪高興的說:“我們要出一份圖紙,一個規劃,讓整個村莊避免遭遇雷擊……不,是和雷電成為朋友,讓他們變成區域能源的一部分。”
“避雷針?”
孔晶思路活躍,聽到和雷電交朋友,把雷電的能量轉化為區域儲存的一部分,就知道一定是要用到避雷針。
申溪點了點頭:
“嗯,區域長已經承諾協助我們,不過我們必須要設計一個合適的佈局,讓避雷針的保護範圍能夠保護整個區域。”
避雷針的保護範圍有一個簡單的計算公式,單隻避雷針的保護單位是高度的一點五倍。
理論上,只要一根長度超過一公里的避雷針……好吧那有點長的過分了。
“我打算設定多個避雷針,讓總的範圍能夠覆蓋整個區域,然後在最中央樹立一根匯聚針。”
“這樣一來,區域就像是被一張網格覆蓋住了,落雷會被引到網格的節點上,然後線路將能源傳遞到匯聚點,經過匯聚點送入地下的立場發生器。”
孔晶一下子就明白了申溪的設計思路,不過要實現這樣的設計,還需要許多細節。
孔晶自己雖然也懂一點這方面的知識,但還遠遠稱不上是專家。
而作為氣象學家的申溪,同樣對於避雷針是一知半解,任何一個普通人都不一定比他在這方面知道的少。
不過,常言道: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打不過就叫外援!
“曉楠,現在有空嗎?過來一下,我們有個大活兒要做。”
“嗯,小灰就不用帶著了……嗯,一會兒見。”
不一會兒,鍾曉楠來到了申溪的客廳,申溪向她解釋了計劃。
“我們只需要把方案設計出來,具體的實現部分,交給區域長就好了。”
申溪最後說:“方案的大框架有了,接下來就是在天災到來前出一份方案。”
鍾曉楠看了眼系統介面,上面顯示距離下次天災,只有不到兩個半小時了。
“可行倒是可行,但是這麼點時間,做測試都來不及,真的就只能說實踐出真知了。”
鍾曉楠嘆息一聲,然後開啟了一個聊天頻道,裡面是各行各業的專家。
“你介意和他們共享方案嗎?作為回報,他們也會毫無保留的用自己的知識幫助你。”
申溪點了點頭。
“科學無國界,何況這也不是什麼值錢的科技,只是持續了幾千年的實用技術,根本稱不上是什麼秘密。”
“算下來,是我們賺大了!”
一行人說做就做,藉助碳筆和紙張,一張張設計思路被繪製在紙上,每一張都比原先更加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