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住處與別處並無太大不同,建造時的倉促也讓他來不及為自己修建什麼特別的大宅子。
所以挑選住處的時候,他乾脆選擇了比較靠近村中央的一棟屋子。
在設計圖中,豪華壯麗的大宅確實有,但那些都太大了,比起當做私人住宅,更適合作為基礎公共設施,一個人住的話,光是下樓就很麻煩。
不過這些屋子都有個特點,那就是沒有特別強的抗災能力……算了這不是廢話嗎?
採用古老工藝和力大磚飛造出來屋子,指望能抗擊大風大浪那根本不現實。
正因為如此,在科研小組的預想裡,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大部分天災都必須依靠立場發生裝置。
立場發生裝置內部有能源轉化系統,可以高效率的轉化冰雪構造體核心的能量執行,同時還能把多餘的能量儲存起來,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能夠作為內部能源的不只是冰雪構造體的核心,熱能風能電能太陽能等等,甚至你朝它來一拳的機械能,都能給它充能,只是有多有少罷了。
“如果是一個大規模的雷暴天氣,不用立場護盾防禦,結果就是許多人的屋子都會被毀壞,有一些相連的居住群還可能發生特大火災。”
“那些大型的建築就更不用說了,如果起火,就是巨大的災難。”
申溪把區域村莊的建築佈局放到桌上,和方舟討論起來。
“如果保護這麼大的一塊地方,而且是確保能夠在雷暴下安然無恙,那麼消耗的能源大概需要……”
他拿出一支碳筆在桌上列出了計算公式,嘩嘩幾下就得出了結果。
“在確保百分百安全的情況下,這一場雷暴,就可能消耗我們一個星期的核心庫存,無疑是有些得不償失。”
“但即便如此,放任雷暴進行破壞,也不是上策,下策都算不上只能說是懦夫的逃避策略。”
方舟點了點頭,接著做出一個請你繼續表演的手勢:
“那麼,講講看你的計劃。”
“避雷針。”
非常迅速的,申溪說出了一個家喻戶曉的名詞。
“你要佈置避雷針?”
方舟覺得這個想法好像是可行的,同時也有點愧疚,自己區域明明是產礦大區,有充足的金屬材料,但是設計房租的時候只圖原始了,居然沒想到加避雷針。
避雷針可以說是防禦雷擊的神器,有著非常悠久的使用歷史。
在遠古時期的一本著作《炙轂子》記載了這樣一件事。
那時候,有一座宮殿被雷劈中,起了大火,那個時代,人們對雷霆引發的天火非常恐懼,但是又不能任由雷電劈下來造成的火災發生。
所以他們就找到了一位有“大法力”的巫師,這位巫師知道了情況後表示這是小問題,
他製作了一件法器,那是一塊魚尾形狀的銅瓦,將這件法器放到屋頂上後,雷電神器的被引導到了銅瓦上,沒有再引起火災。
這實際上就是避雷針的雛形,以至於後來,人們會在屋頂打造龍頭裝飾,龍頭裡會有長長的舌頭,舌根連線著一根金屬線。
這就是後來避雷針推廣開後的引用。
說來有趣的是,避雷針實際上並不能躲避雷電,正相反,避雷針是引導雷電劈到了自己身上,將雷電引入地下,讓雷電的力量消散在無形之中,避免了它對人和建築造成傷害。
“我們區域有足夠的材料,時間也足夠,你覺得自己能搞定嗎?”
方舟問:
“我可以提供協助,只要有了材料、避雷針設計圖和佈置圖,我就能讓避雷針全部安裝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