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和一邊欣賞風景一邊趕路,心情很是舒暢,就是有些時候不能逮到“圓鴿”,腳力跟不上他的雄心壯志,每天回到竹屋的時候,雙腿已經麻痺到不能動彈了,要揉上半個小時方能自由活動。
端陽峰是萬道門人數最多的一個山峰,整個山峰從山腳到山頂都住滿了人,大概有兩千多人。
蘇和在這裡可不擔心碰不到人,反而擔心人太多,因為蘇和並不知道他們為什麼一眼就能認出自己,莫非人際傳播在這個時代已經到了口口相傳就能分得清面貌的地步了?
他自然不知道弟子們張大嘴巴吃驚地看著蘇和騎“圓鴿”的場景。
就算如此,蘇和在萬道門年輕一代弟子中的人氣可謂如日中天,每每來到端陽峰,必然會被眾星捧月。
“小師叔好。”
“小師叔祖又來藏經閣啦。”一路上蘇和起碼要和數百人打上招呼,還必須配上慈祥的微笑,才能像一個長輩。
從山腳走上山頂,往往胳膊都僵死了,臉也笑僵了。
可能是這位萬道門的小師叔太過年輕的緣故吧,這位萬道門最年輕的長輩給了這些弟子一種莫名親和感,因此小一輩甚至幾輩的弟子們都願意和蘇和親近。
但是這也給蘇和帶來了很多的煩惱,蘇和一天大約要聽到十個弟子的傾訴,蘇和作為一個長輩,自然要悉心的開導他們,一邊展現自己的才學,一邊賣弄自己的那些不知道從哪裡聽來的人情世故。
一段時間下來,倒是誤導了不少心智淳樸的年輕子弟,因為有蘇和的存在,萬道門的自殺率都翻了一番,跳崖而未遂的更是數不勝數,萬道門不久後山腳多出了一個全部都是殘疾人的村莊,具體怎麼形成的就不得而知了。
蘇和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是出了什麼問題,他總能從這些年輕的弟子身上問到青春的氣息,要不是自己的唾液並沒有異常分泌的情況,蘇和恐怕要懷疑自己是不是食人族了。
端陽峰高達千丈,重巖疊嶂,樹木高大繁盛,林中百鳥爭鳴,是不是還有幾頭小鹿在河邊喝水,屋舍井井有條的鑲嵌在樹林中,林中人們絡繹不絕,流觴縈懷,吟詩作賦的,喝酒舞劍的都不在少數,極其熱鬧。
以蘇和現在的人氣實在不敢走大道,藉著綠色的遮蔽,蘇和一個人默默地從叢林中穿了過去,在確定沒有人發現自己之後,蘇和才堂而皇之的回到了大道上。
因為端陽峰太高的緣故,蘇和沿路看到景色,呈現著季節的變化,越往上越清冷,有的只是幾顆耐寒的松樹,到了山頂,幾乎沒有什麼植物了,這些剛剛邁入修仙大門的年輕人哪能耐得住寒冷,自然一個個都往山下跑。
山頂並不是常理中的那麼冷,因為山頂的廣場上放置著一個大火爐,裡面常年燒著未曾見過熄滅的煤炭,灼熱的氣息從火爐中彌漫開來,因此按理來說最冷的山頂,卻是和山腳一樣的溫度。
對此蘇和也曾提出過疑問,既然是仙家聖地,為什麼會用到生火取暖的這麼原始的方法,不應該鍛造一個可以自主散發熱量的器具嗎?
但是端陽峰的首座,也是蘇和的二師兄,左丘陽,卻只白了蘇和一眼,便不再理會。
後來還聽說,左丘陽偷偷地告誡弟子,說蘇和對修仙誤解頗深,不要輕易靠近,以免會步入歧途。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蘇和在萬道門的火熱程度,身為萬道門最耀眼的明星,蘇和的舉手投足都會受到了大家的模仿。
左丘陽這麼非議蘇和,自然也受到了廣大粉絲的偷偷抹黑。
端陽峰山頂的廣場上的人不多,一般沒有重要的事,弟子們是不會來山頂的。
藏經閣雖然對所有人開放,但對普通弟子只開放第一層,而第一層大多記載著世俗界的武學,還有一些低等功法,自然不受弟子們的喜愛。
第二層只有被長老允許才得入內,一般內門弟子在晉入神覺境界之後才會有一次機會去第二層挑選屬於自己的功法。
而蘇和因為輩分的原因,雖然沒有長老的職位,但是也算是德高望重了,管理藏經閣的人自然不敢阻攔蘇和去藏經閣的第二層。
蘇和原本以為像萬道門這樣的大宗門,應該藏書起碼有千萬冊吧,就算藏經閣的第二層並不是很大,但是也應該有十萬冊吧,但是蘇和來到第二層之後卻傻了眼,只有寥寥的幾架書。
蘇和這才知道黎盛抱怨的人才稀缺是有原因的,正所謂寒門無貴子,雖說是修仙者,但是在讀書上都不肯下功夫,道理都不懂,武功再高又有什麼用呢,更別說求仙問道了。
雖然全是門派的核心功法,但是這樣的藏書量,可能只比蘇武王府要多上一點,實在讓蘇和大為失望。
蘇和如今極度膨脹,立刻對左丘陽提出了建議,建議萬道門擴充藏書量,但是左丘陽以沒有經費為由,立刻駁回了蘇和的意見。
整個大陸只有四大超級宗門,萬道門雖然據其末,但也是四大超級宗門之一啊,在大陸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大勢力,更是大唐第一宗門,被封為大唐帝國的護國宗門。
按理來說不修個與山齊高的藏經閣,起碼也修個大殿吧,就兩層的藏經閣也太寒酸了吧,就連和尚廟寶塔都要九層。
雖然萬道門才成立幾百年,但是有著黎盛這樣的聖者鎮壓,再加上大唐皇族的支援,絲毫不遜色那些傳承了數千年的古老宗門,當然這個實力主要集中在黎盛的身上。
但是藏書量實在是慘不忍睹,與那些古老的宗門根本就無法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