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東蒼大軍直接退軍了,不再對西楚虎視眈眈,慶安帝很是歡喜,他看了看面前的一眾人,又看向了太上皇,“九九不愧是朕的好妹妹,別說是爭取十天的時間,讓西楚調兵,就是讓東蒼退軍,她也做到了。”
太上皇最近腿腳有些不好,老是疼痛,走不了多少路,吃藥也沒用。此刻他坐在椅子上,抓著纏龍扶手,對慶安帝說:“九九向來有本事,是我西楚的福女。”
“但凡和九九相關的事兒,都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太上皇頗為九九驕傲。
“這話是沒錯,但……”十七皇子鳳天竹突然到了,他手裡捏著剛收到的書信,大概上面的內容讓他生氣,他將書信揉成了一團,還語出不善的說:“但是我西楚原本可以在關武平原包抄後撤的東蒼大軍,徹底滅了東蒼大軍,讓他們明白,冒犯我西楚的代價。”
“是鳳九九讓東蒼大軍突然換了後撤路線,害的我們西楚白埋伏了。”
鳳天竹從小就知道自己沒什麼存在感,沒人在乎他,所以默默成長,默默做事,從不多說話。
跟隨兄長辦差的這些年,他也從不出頭,安靜內斂,悶頭做事。
今兒,他突然刺頭一般,說了這些話,將九九架在火上烤,有些不正常。
又或者,這才是他的真面目。
以往他沒有逮住機會,所以不說。
現在逮住機會了,所以開始表達不滿了。
“父皇,皇兄,天竹很是懷疑,是不是鳳九九在耍我們?”
“又或者,鳳九九在幫東蒼,不把我西楚的利益放在眼裡。”
鳳天竹說的這些話,直中九九的要害。
太上皇和慶安帝也不明白九九為何前後不一,突然命人給東蒼傳信,讓東蒼大軍改變路線,避開了埋伏著的西楚軍。
但他們都當九九有自己的道理,信任九九,所以沒有意見,也沒疑問。
可旁人就不一樣了。
西楚白在關武平原埋伏,最後什麼也沒撈到的事兒,很容易成為眾人討伐九九的理由。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九九,並相信九九的一切決定。
就比如鳳天竹。
太上皇和慶安帝被問的臉色都有些不好,想要發作,偏偏還有幾個大臣在,鳳天竹的話,又不是沒來由的無端挑釁,是有理有據。
幾個大臣也覺得鳳天竹說的有道理,他們還附和的說:“對啊,公主究竟是怎麼想的?為何要讓回撤的東蒼大軍改變路線?”
“這原本是我西楚拿下東蒼大軍的大好時機啊!”
“以後可就沒有這樣的好時機了。”
幾個大臣愁眉苦臉的,''遺憾’兩個大字,就寫在腦門上。
“再和東蒼交戰的話,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我西楚,指不定要死多少人呢,此事,公主著實做的不對,得給大家一個說法,為何要這樣做?”
“公主要是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說法,大家都不會善罷甘休的。”
幾個大臣意見出奇的一致,都要九九給說法,像是商量好似的,無人有相左的意見。
以往他們明明都向著九九的,每年九九的生辰,他們送的也都是大禮,還都是打聽了九九的喜好後送的,投其所好,看起來很是疼愛西楚這個唯一的公主。
但今兒他們卻變了,都不向著九九了。
還就事論事,說起了他們認為不該如此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