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呀,你動作這麼快做什麼,興許最後一秒我改主意了呢。七條人命吶,在孟大組長這裡居然連10秒種的思考猶豫都不值得——”語氣陡然一轉,興奮地抬高尾音,“果然是做大事的人,我喜歡。”
影片到此結束,和前面的報料不同,這次除了放上影片,報料者沒有附帶任何文字說明。
顯然這名報料者很瞭解網民們的特性,也非常相信他們的能力和決心——強大的腦補能力,和伸張正義的決心。
6.11事件的相關細節很快被扒出來,照片上男人的身份也隨之扒出。得知他是特別行為分析組組長,網上一些人對著他的照片花痴,一些則更加言論刻薄起來。
稍微理智一點的還能保持基本懷疑。
“只聽到聲音的那個人是誰?莫非是當年爆炸案真正的幕後黑手?他最後說的那句話是什麼意思,10秒鐘選擇,是跟那個孟組長達成什麼交易了嗎?”
“所以說爆炸是那個姓孟的男人引爆的?是幕後黑手逼他選擇炸兩個房間其中的一個嗎?”
以上言論只佔極少部分,絕大多數已經激憤難言,一副恨不能去刨人祖墳的架勢了。
“我操,這也太特麼喪心病狂了點,眼睛都不眨下,直接爆掉七條人命。”
“這人是警察吧,有沒有腦子,別人叫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那讓他去死他去不去啊?居然真的聽話地按下遙控器了,七條人命,眼睛都沒眨一下。”
“這樣冷血的人怎麼配做警察,天吶,6.11事件的真正兇手原來在警方,怪不得當年沒有公報任何細節,被問到也只模糊過去。”
“殺人償命,難道因為他是警察就不用給受害者償命了嗎?這樣的殺人兇手,竟然還讓他好好地多活了兩年,真是令人震驚。”
……
網上的言辭越來越激烈,連之前真假兇手的爭辯都被拋到一邊——後來傳出那個多重人格兇手是孟衍抓到的,替罪羊的說辭就更顯得理直氣壯起來,對孟衍的攻擊也更厲害了。
似乎是在一夜之間,所有的矛頭都對準孟衍。
許解守著電腦跟進一個通宵,猶對事件發展始料不及,除了震驚茫然外,他找不出其他更適合的表情。
6.11事件許解是看過案卷的。
前年的時候,有歹徒劫持一輛幼兒園校車,他們把司機和老師趕下車,帶著車上的十五名兒童一起失蹤。
隨後這十五名孩童的家長一一接到電話,讓他們拿自己來換孩子,如果報警的話,就讓他們見不到自己孩子。
當時有五個孩子家長報了警,另外十個孩子家長按電話所說到了指定地點。他們在那裡沒有看到自己孩子,只有一輛車,並十隻注射器。這些家長被告知,如果想見孩子,就自己打一針,然後乖乖上車去。
最後有七名家長按歹徒說的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十個孩子家長去了十五名,有五對夫妻。最後決定上車的,分別是兩對夫妻中的一名丈夫和一名妻子。
歹徒將七名家長和十五名兒童分別關在兩棟房子裡,並在裡面裝了足夠炸飛屋子的炸藥。警方找到歹徒關押人質的地點時,當場有兩名警察被炸傷,其中一名送醫院途中搶救無效死亡。
原來歹徒還在屋子周圍埋了炸藥,把屋子弄成雷區。營救人員誤踩炸傷自己還是小事,如果不小心引起連爆,兩棟屋子都會被炸翻天。
警方無法,只得跟歹徒談判。
傳到網上的視線只有很小一部分,許解看過完整影片。
——事件結束後,警方收到一封信,裡面正是當時錄制的完整影片。
當連通電話時,一個經過特殊處理的聲音在所有人耳邊響起。許解覺得,自己永遠不會忘記那個彷彿孩子找到玩伴玩遊戲時的歡快語調。
“既然人生這麼無聊,不如我們來玩遊戲吧。”
“遊戲的名字叫作——掃呀掃呀掃地雷。”
對於怎麼玩這個遊戲,歹徒給出兩條選擇。
第一條選擇,讓十名警員進雷區排雷,只要順利走到兩棟建築前,就算營救人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