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帝崩時才二十。”
田仲聽了,不由感嘆道:“還真是英年早逝啊, 可惜了。”
王夫子也深有同感道:“要是成帝活到這, 也還不到五十, 這下易主的事,只怕壓根就不會發生。”
“然後呢?”
“成帝一死, 當時卻發生了一件大事,而這件事, 也成就了後來這三位。”
田仲忙問道:“什麼事?”
“成帝大喪之日,柔然之主摩提可汗趁國內舊主剛喪, 新帝年幼, 悍然起兵三十萬,直搗邊關,一日之內, 外圍城關數處被破。”
“這是乘人之危,行不義之兵, 該死!”田仲憤憤的。
“是啊,只是當時柔然勢大, 來勢又兇, 許多人只想著逃命, 哪裡還管別的,甚至連朝中大臣,宮中太后, 太皇太后, 都想帶著皇帝逃命。”
田仲聽到這, 突然道:“不能逃,皇帝不能逃,百官不能逃,一旦逃,只能逃到江南,那樣整個北方就都丟了,民心也丟了,從此朝廷只能在南方偏安,偏安不能久存,這朝廷也離滅亡不遠了。”
王夫子詫異的看了田仲一眼,:“想不到你年紀還挺有見識的,居然了和當時那三位同樣的話。”
“呃,哪三位?”
“就是我剛剛的那三位人傑。”
“奧。”
“起來成帝還真是一代明君,雖然英年早逝,可這識饒眼光,卻真是無人能及。
當初成帝病重時,太子才一歲,成帝知道太子年幼肯定無法治國,就在臨終前找了三位輔政大臣進行託孤,而這三位大臣,就是他最信任的趙嘗田靖和傅書。
禮部尚書傅書為太傅,丞相趙承和信武侯田靖一文一武。
而在此柔然大軍壓境,朝廷危急之際,三人經過短暫的商量,站了出來。
傅書仗著身為太傅,皇帝之師,直闖後宮,從正收拾東西,打算南逃的太皇太后、太后那裡搶了皇帝,然後一路抱著才一歲的皇帝上了大殿。
丞相趙承直接敲了上陽宮的大鐘,把文武百官都召集到了大殿,然後在大殿上慷慨激昂陳述南逃害處,並且嚴令所有官員,不得南逃。當時有些權貴不聽,嚷著不逃會死,尤其以當時的國舅為甚,結果丞相二話不,直接拿出當初成帝的託孤聖旨,讓御林軍將國舅拿下,當場擊殺,朝中眾人頓時噤若寒蟬,再無人敢南逃之事。
至於信武侯田靖,這個更狠,丞相趙承在大殿力壓群臣時,信武侯直接讓三軍披麻戴孝,自己拉著棺材去了邊關。並揚言,關在,他在,關破,他死!”
“好氣魄!”
“然後,朝廷用了整整三年才抗住柔然的攻勢,後來就是兩軍對壘,再後來關外突降大雪,柔然各部落損失嚴重,才逐漸退去,而那時,已經是八年後了。
這期間,傅書為了壓著兩宮太后不南逃,曾數次抱著皇帝要跳護城河,丞相趙承為了處理公務,吃住大殿,而信武侯田靖,當初離家的時候妻子正身懷六甲,結果戍邊八載回來,兒子見到還以為他是軍中送信的將士,跑過去問:‘大伯,你有我爹的信嗎?我爹是信武候,在邊關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