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李三古堆 > 第108章 師出有名救荒盜墓

第108章 師出有名救荒盜墓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 異世之神帝修煉系統 紅樓之山海志 明末天下1639 為異界獻上童年 他來自大唐,最猛山賊 炎國軍神傳 大國針灸 我成了海島王 抗日之戰狼 萬界仙蹤之最強帝國 大秦:讓你監國,嬪妃全侍寢了?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秦時韓公子 大唐:慫恿李二造反,被偷聽心聲 李三古堆

民國年間,盜墓的原因五花八門。有一起由頭是——救荒。這件事情,發生於ah省壽縣境內。

有歷史的地方肯定有寶,壽縣就是這樣;而有寶的地方,盜墓賊肯定就多,壽縣也是這樣。

民國年間,ah壽縣一帶發生了不少盜墓活動,除了本書說到的張子清、朱旭初、龐子安盜墓外,影響最大的還有這次的“救荒盜墓”以及抗戰開始的“李品仙盜墓”。

還有……

救荒盜墓的發起者名義上是鄉紳之流,實則是當時的縣長唐明友、縣警署署長陳布林,以及他們的幕後“保護傘”古沛然。

就像張子清盜墓一樣,都是在他們的授意之下,只不過這次的名頭看似冠冕堂皇些罷了!

在壽縣,最讓民國盜墓賊感興趣的,是境內分佈廣泛的楚文化遺址。

楚人東徙,楚國最後一個都城便在壽縣境內。楚王及其王室成員死後,均葬於壽春的東南遠郊。

這裡東至大古堆集,西至瓦埠湖,南至莊墓橋,北至賴山集,在其百餘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古冢比較集中,是楚王及貴族墓葬區。

而著名的“李三古堆”就在其中。

除了有名的李三古堆,附近還有“趙家古堆”、“斗笠古堆”,另有幾個較大的古堆已陷入瓦埠湖中,一些中、小土冢大多已經夷為耕地……

此即《越絕書》卷二)所謂,“壽春東鳧陵亢者,古諸侯王所葬也。”

古沛然、唐明友熟讀古史,是深知他們祖上冒青煙,在這麼一個地方做了官,這是上天的眷顧,不盜白不盜,不得白不得。

但是民國雖然懦弱,卻也懂得敬祖慕宗,對於祖國的千年文明,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保護措施。

所以古沛然之流,於不敢明目張膽之際,巧使暗計,巧立名目,以蔽天下人耳目。

壽縣朱家集鎮今劃屬長豐縣楊公鎮)境內的李三古堆,當地人俗稱“離散古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考古報道中多稱“李三孤堆”。

在李三古堆東北約5公里處有一個“大古堆”,其封土比原來的李三古堆還要高大;而在李三古堆西北約5公里有一個“小古堆”。

李三古堆——大古堆——小古堆,這三座墓分別坐落在一個巨大的等腰三角形的三個角上。

這是楚人的一種葬俗,還是無意中形成的“葬三角”1,目前考古、民俗專家仍未揭開其中謎團。

李三夫婦被不明身份的人救走後,唐明友、陳布林開初以為是臥龍山“一隻虎”彭一虎所為,理由是查李三為彭一虎的連襟,倪玉霞系“包打一面”倪海霞的親妹妹。

所以有派保安團一個營進剿臥龍山之事。

可是那次卻被彭一虎們成功突圍。不僅成功突圍,還用機槍射殺了保安團十幾名官兵,繳去一挺機槍和十幾支長槍及彈藥。

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事件。

這令唐明友和陳布林們不敢小覷彭一虎。

為了免除後患,唐明友將彭一虎的情況上報行署,請求派國軍史保國團進壽主剿,以安地方。

上峰予以批准。史團開進壽縣。可是彭一虎得知訊息遁逃,下落不明。

其時,柯巖的先遣隊仍在壽縣境內追查張子清盜墓案。唐明友與陳布林得知李三夫婦並沒落入柯巖的手中,方才放下了心。

柯巖以在李三古堆盜挖現場找到洛陽鏟,而這批洛陽鏟乃警方收繳考古隊之物為名,進縣衙找到唐明友,質問唐是否知道張子清盜墓?唐明友堅稱此乃張子清個人行為,與縣府無關,云云。

因而,柯巖等人再次無功而返,回了南京。

從此,唐明友、陳布林等更是變本加厲,他們在繼續打李三古堆的主意。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