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匡打量著發呆的衛青,輕聲問道“閣下對這幅計劃書可還持有疑問?”
“有!”
“請講!”
“今日討論的問題乃徹底驅逐匈奴的策略,而這份水利工程又涉及到策略的生態、經濟方面。”
衛青目光停留在案几上,縱觀把案几劃分成一塊有一塊的黑色線條,黝黑的雙眸炯炯有神,宛若在看一個絕色美人。
其聲鎮定,一如常態。
“這份計劃書規模龐大,若是完全實行,恐怕會耗費數十年。”
他微微一頓,問出心中疑惑所想。
“敢問,水利工程一旦開始,對匈奴出兵的時機,是否需要根據水利興修進度,推遲數年?”
“不需要推遲。”司匡微微一笑,搖了搖頭,“水利與出兵可同時進行。閣下不要忘了水利的目的。”
“目的……”
衛青眨眨眼,沉默了。
視線移動。
看著司匡身後的木板。
“軍費”兩個字讓他眼前一亮,忽然反應了過來。
這份水利夾雜著治理黃河的部分,而提出來的目的之一,便是解決下游災患,使流民重歸故地,使下游十六郡每年能夠拿出足夠的稅收,供給出徵。
當今大漢,雖然馬邑之圍在調兵的時候耗費錢糧眾多,但有文景二帝留下的財富,負擔不大。
同樣。
大漢這些年來,府庫積累眾多,對匈奴作戰的前幾年,不需要過分擔心軍費的問題。
因此,水利的興修進度,對出征的影響,微乎其微。
“鄙人受教了。”衛青笑容燦爛,心甘情願,對司匡拱手。
“客氣!”
司匡丟掉手中木棍,回禮後,看了看良嶽。
“良公可還有疑惑?”
“沒有!請繼續吧!”
“好。”司匡點點頭。
得到授意。
轉身。
蹲下。
重新拿起裝墨的碗以及毛筆。
蘸了蘸墨水。
面向眾人,笑容不減。
剛才已經把主要的內容——政治、生態,經濟的部分說明了。
剩下的就好辦了。
比起前面這三件事。
文化、社會對內憂而言,僅僅起到輔助作用,這兩個的真正用處是對付外患!
提筆。
在木板上揮毫。
留下兩個遒勁有力且超越時代的字眼——
“商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