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戍邊,隔了個“賣出去”抑或是美其名曰“收入麾下”的海晏清,怎樣都尷尬,父子二人見面的次數寥寥無幾。他沒有享到因此帶來的福報,卻吃了很多很多的苦。
一個陽光正好的冬日,可憐的父親盼著兒子回家的訊息,卻等到了奪命的噩耗。
一朝戰報傳來,飛鴻叛變,大開城門,引來匈奴人大肆屠殺,前線戰敗。陸揚迷途知返,雖力挽狂瀾卻依舊難解困局,自覺有愧,深負皇家恩德,已在陣前自刎了。
陸守正聞訊,默了良久。
村中人辱罵,朝他扔菜葉,他置之不理。
直到第二日,鄰居發現他垂於樑上,早已沒了氣息。
他身側有絕筆書一封。
大字不識的父親用鮮血蘸墨,歪歪扭扭地寫著,我兒不會反。
流言蜚語沒能擊倒他,擊倒他的是至親之人的離世。
陸揚身負寒毒,秘密扭送回上京,路上顛簸,偶然醒了一次,恍惚間聽到暗衛議論中,似乎有父親的名字。
他的肢體無法移動,神智恍惚不明,卻依舊豎起耳朵,拼盡全力,去捕捉那點微末的話語。
“陸守正上吊自殺,對陸揚失望至深。”
“皇帝感其忠義,然陸揚兒罪孽深重,不可饒恕,只得草草入土,不得大興喪儀。”
陸揚拼命想搖頭,可是他的身體像一具已經死去的活屍,僵硬地固化在冰面之下。
他哭到失聲,腦海中陡然湧現出父親第一次帶他念論語的場景。
“忠之一字,義貫萬行。”陸守正牽著小陸揚的手,指著字一個一個地念,唸完他不好意思地撓撓頭,“阿爹不識字,只認識這一句,是咱們家的祖訓,你要記得,大丈夫當忠君愛國。”
陸揚一生諸多牽絆,遭遇萬難,始終沒忘記這句話,哪怕是萬劫不複,心中也從未浮現過一個反字。
他有生以來,頭一回相信命運。
他忠了一輩子,困在無名之地吃著冰雪和風沙,數十載都難以見到親人一面,全無怨言;而今,他的父親一生守節,在極度失望中結束一生,全然又是因為他的“不忠”。
陸揚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想出聲,想辯駁,甚至想拔刀沖到那不食人間煙火的金鑾殿之上,問那高高在上的聖人一句何為忠義。
可是陸揚不能。
他心中燃起的一點火,很快被這具軀體澆滅了。
上天就像與他開玩笑似的,短暫地恢複了他的五感,又在極度絕望時奪走了他的意識。
陸揚像困在一個永遠醒不來的噩夢裡,兜兜轉轉都是同一張臉,絕望地問他為什麼叛國。
問不出結果,得不到答案,便踩翻凳子,幾番掙紮後無聲無息。
這樣的夢,他做了三年。
魏逐風叫醒陸揚的那一刻,還沒感受到重獲自由的興奮,第一個想法就是躺回去接著死。
他已經習慣做著剜心刺骨的夢,不知道重新奪回身體是什麼樣的滋味。
每一個舉動,對於曾經的陸揚而言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夢。
時光荏苒,事易時移,原來回家的那條路也早就回不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