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曲軍已經開始自學大三的專業課,再刷一個月的“本週限免”,大四的課本也能看完。
“《通訊原理》看過沒有?哎,就算沒看過,對你應該也不難……你等一下啊,交給你個任務。”
熊紹松從資料櫃裡找出一個牛皮紙袋子,又從書架拿下來一本中文的《通訊原理》,一起放在曲軍面前。
“這本《通訊原理》是咱們學校七十年代出的通用教材,現在需要重新翻譯一個新版本,我負責其中的第八章《通訊協議和信令》,一直拖著沒有動筆,你的英語好,先幫我搜集整理資料,大概方向包括美、加、西德、rb……”
在清華園電子工程專業,《通訊原理》是一門大二的專業基礎課,其中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幾十年前就有了,甚至可以追溯到貝爾發明電話的時代。
但是通訊技術的發展也很快,尤其七十年代以後,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清華園的這本《通訊原理》大學教材已經嚴重過時,對數字通訊、程控交換和光纜技術都沒有詳細介紹,必須重新編寫。
比如程控交換這一塊,這本《通訊原理》介紹的還是老式的步進位制交換機和縱橫制交換機,對程控交換機還在“展望”,但是國外的程控交換機已經非常成熟,而且已經開始進入國內電信市場,大名鼎鼎的“七國八制”交換機時代,即將拉開序幕。
所以專業教材每過幾年就要重新編寫,增添新的內容,來源大多是國外資料,熊紹松作為電子專業數一數二的t型人才,既懂專業又擅長英語,分到了其中難度最大的一章——《通訊協議和信令》。
這本《通訊原理》一共十章,第一章到第四章都是萬年不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重新編寫也幾乎沒有改動。
第五章到第七章開始出現新內容,但是改動不大,除了原有內容,數字通訊、程控交換和光通訊只介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沒有深入分析。
第八章到第十章才是難啃的硬骨頭,比如熊紹松分到的第八章,就有很多數字通訊、程控交換和光通訊用到的通訊協議和信令,都是全新的內容。
很多通訊協議和信令,現在還沒有統一的中文名稱,光是給它們起名字,想一想就覺得頭疼。
第八章沒有定稿,後面兩章也不好往下推進。
熊紹松對曲軍的期待值不高,能幫忙蒐集整理資料就行。
這個年代的圖書館和資料庫都沒有電腦智慧化管理,有時候為了查一份資料,要在圖書館和情報室泡好幾天,熊紹鬆手頭的專案太多,實在忙不過來,雖然被催了好幾次,卻一直拖到現在。
對曲軍來說,這個任務卻非常簡單。
無非是花費多少經驗值的事情。
裝作翻看資料,曲軍分神開啟隨身圖書館的app,輸入關鍵詞“通訊原理”加“1983年”,再選擇“中文”條件限制,立刻彈出一串相關書籍。
再換1984年搜一次。
85年以後的不用考慮,步子不能邁的太大。
和中學各科教材類似,各種中文版本《通訊原理》的價格都在1000經驗值到2000經驗值之間,不算便宜,但是曲軍的經驗值早就攢到了6位數,根本不算事。
選擇一個看著最靠譜的版本,正要點下確認,曲軍突然心中一動,想到一個問題。
喜歡重生之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