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工科的專業同樣不行。
受限於國內的技術水平,現在的工科專業都比較原始,除了大一大二的基礎課,專業課都是即將被淘汰的落後技術,比如現在的計算機專業,還把單板機和微控制器當成最先進的尖端科技,一般的大學生很難有機會接觸1981年才出現的dos系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好不容易重生一次,應該上一個代表未來方向,最有前途的專業。
但是,太超前了也不行,如果在八十年代上一個環保專業,就像屠龍技一樣找不到用武之地。
……
充實的複習生活,每天週而復始,轉眼到了“五一勞動節”和“五四青年節”。
“五一”按慣例放假一天,高考生畢竟不是機器人,會產生新陳代謝,再不讓他們放假洗個澡,一個個全都臭了。
“五四”當然要正常補課,其他年級的文藝匯演就不用看了,用蔣國秀的話說,看文藝匯演以後有的是機會,大學裡的迎新生晚會更好看。
曲軍卻在“五四”這天請假外出,參加了一場全省青年標兵的頒獎大會。
全省青年標兵的榮譽非常難得,獲獎者都是來自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優秀青年模範,有基層組織幹部,有一線青年工人,有鄉村教師,有名牌大學的學生會幹部……每個人都有亮眼的事蹟,其中好幾個看面相都在三十歲以上。
曲軍是唯一的中學生復讀生)代表,年齡最小,名氣卻最大,他的主要事蹟是翻譯《百年孤獨》,經過乾陽市本地媒體的大力宣傳,已是家喻戶曉的翻譯家,其他幾個青年標兵排著隊找他要簽名,莫名其妙成了團寵,代表大家在頒獎大會發表了一篇感言——《榮譽只屬於過去》。
在很多人眼裡,翻譯家也算文學家的一種,翻譯《百年孤獨》的翻譯家,則是最頂端的翻譯家,曲軍有特殊貢獻,全省青年標兵的榮譽稱號當之無愧。
《百年孤獨》現在已經連載到第五期,只剩最後一期五萬字沒有發表,隨著篇幅漸漸展開,這本書的骨幹脈絡完全展現在讀者面前,只差最後一個豹尾。
當初曲軍和李明良展開文學批評和討論罵戰)的時候,李明良方面經過短暫的沉默,在三月初又放出了兩篇反駁文章,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帶偏了一部分讀者,但是隨著連載內容不斷髮表,這篇享譽世界的名學名著魅力盡顯,越來越多的讀者站到了曲軍一方。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廣大的文學青年淫浸此道多年,自然能看出曲軍的翻譯版本好不好,雪片般的讀者來信飛向《譯海泛舟》雜誌社,異口同聲支援曲軍,就連剛剛開始轉載《百年孤獨》的《翻譯窗》和《寰宇文學》,也被聲援曲軍的讀者打爆了電話。
李明良方面又開始沉默。
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徹底失敗,選擇了一個錯誤的攻擊物件,反而為曲軍版的《百年孤獨》引來更多的關注,但是隻要死鴨子嘴硬一直不認錯,等到輿論平息後,再發幾篇洗地文章撇清一下,這件事就算混過去了。
可是在5月3日,《百年孤獨》第五期連載剛剛發表,學部委員唐省伍在權威媒體上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正確引導文學批評,嚴謹對待學術爭論》,為圍繞《百年孤獨》的爭論一錘定音,畫上了句號。
唐省伍在文中不點名的批判了李明良,和李明良背後的《前方》雜誌社,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用詞卻相當嚴厲,同時也對曲軍刻薄犀利的罵戰文章提出委婉勸誡,語氣極其溫和。
勉強也算各打五十大板。
傾向性卻非常明顯。
誰對誰錯,作品說話,學部委員唐省伍就是這麼耿直。
他非常謹慎的一直等到第五期《百年孤獨》發表,百分之百的確定這是一部非常非常優秀的翻譯作品,水平之高多年罕見,在西班牙語文學領域甚至是前無來者的巔峰之作,終於毫不猶豫的出手。
唐省伍的這篇文章代表官方結論,圍繞《百年孤獨》的爭論已經結束,前方只剩滿滿的鮮花和榮譽,曲軍知道,自己算是坐實了著名翻譯家的稱號,而且是一書成名,一本書可以吃一輩子的那種。
那就吃一輩子吧。
曾經滄海難為水,《百年孤獨》發表後,曲軍對文學翻譯暫時失去了興趣,一方面可以和《百年孤獨》相提並論的文學作品太少,普通的文學作品犯不著費那個力氣,另一方面他現在有名又有錢,有了更高的追求。
最起碼,先考個真正的高考狀元再說。
喜歡重生之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請大家收藏:()重生之學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